一根喷杆也能变身飞行器?( 二 )


不仅敢想 , 而且敢干 。这条创新道路 , 这群“95后”创客虽走得磕磕绊绊 , 但总体还算顺畅 。然而 , 其中一次的失败试验给了他们一记“当头棒喝” 。
团队中负责风场分析及雾滴沉积分布的2020级研究生沈亚运告诉采访人员 , 他曾获邀参加第十一届江苏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 展会上很多来自企业的研究人员都对这款新型植保无人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 但同时也对它的实际应用存在质疑 。鉴于此 , 欣喜于3米长机型的试飞成功 , 团队便跃跃欲试进一步增大喷幅 , 将机身设计至5米 。试飞前的调试很顺利 , 不想正式起飞后没两秒便“咣当”摔下 , 碎了一地 。
“发生的那一瞬间确实挺失望的 , 也会怀疑我们之前的思路是否正确 。”在沈跃建议“步子不能迈得太大 , 要搞清楚主杆变长后不稳定的因素”后 , 团队认识到 , 应该停下来 , 慢一点 。“创新研究就像一棵大树 , 有了牢固的根基才能枝繁叶茂 , 有了创新的‘金点子’ , 也要有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勤勉钻研才能够实现 。”沈亚运感慨道 。
想象与追梦的道路上 ,
并非单打独斗
在研发出直线型植保无人机和倾转翼植保无人机之前 , 孙志伟和团队成员们设计过多种机型结构 , 固定翼式、飞艇式、滑翔式……造型可谓千奇百怪 。孙志伟回想起来觉得这段摸索过程十分有趣 。他笑着说 , “想象与追梦的道路上 ,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即使面对再多次的‘炸机’也不怕 , 大家共同思考和琢磨便总能找出条路来 。”
两代作品从直线型旋翼结构、飞行控制器设计到相关旋翼、机身参数辨识平台等 , 均由团队自主研发 , 目前已申请5项国家发明专利 , 2项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实际上 , “以赛促学、以赛促研”是跃然工作室的传统 , 自2015年成立以来 , 致力于农业智能控制领域的大学生们已组队在各类国家级赛事中获奖30余项 。
沈跃坦言 , 孙志伟团队的创新成果数量也许算不上最惊艳的 , 但做创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育人、做真正的创新、探索解决行业技术瓶颈 , 而非简单冲击成果数量 。“我们尽可能创造丰富的环境和机会帮助他们成长 , 让他们没有压力、心无旁骛地做研究 。”
负责通信协议编写和硬件驱动工作的2020级研究生王德伟介绍说 , 目前他们正尝试为直线型植保无人机搭载固态雷达 , 强化感知功能 , 通过飞行状态云监测 , 提升人机交互体验 , 进一步解锁更多应用场景 。有趣的是 , 今年他们还利用了这款设计的结构特点与飞控算法的鲁棒性 , 连夜做了一个试验 , 实现了跨介质飞行 。通俗地说 , 就是能在天上飞 , 也能在海中游 。王德伟回忆当时 , “看着无人机出水的那一刻 , 我们都兴奋地叫出了声 。”
研究生三年级的孙志伟 , 明年即将毕业 。读本科时还未有读研打算的他现在已做好了申请读博的准备 。相比过去单纯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控制问题 , 孙志伟开始转向主动弄清问题背后的原理 。“‘0到1’可能刚开始对世界没有太大影响 , 但只要一步步扎实地把漫长创新路走完 , 一定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些改变 。”孙志伟说 。(高雅晶 古瑾)图片由江苏大学提供
来源:金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