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人工繁育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青岛海洋科技馆成果获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奖一等奖( 二 )
世界浮游生物有了青岛分站
世界浮游生物协会通过实地观察 , 认为青岛海洋科技馆(青岛水族馆)的地理环境有利于浮游生物的采集和观察 , 并且具有丰厚的海洋科研基础和领先的海洋科普优势 , 可作为青少年和成人进行科普教育的理想地点 。双方商定在青岛海洋科技馆建立“世界浮游生物观察站青岛水族馆分站” 。青岛海洋科技馆成为世界浮游生物协会第五家观察站 , 也是在中国建立的第一家浮游生物观察站 。
多年来 , 青岛海洋科技馆依托此平台通过线上线下为青岛市中小学生开办百余次海洋浮游生物的科普课程 , 深入探索科普与教育的新模式 , 带领学生将采集的小型野生水母及浮游生物通过显微镜下观察 , 在寓教于乐中学习海洋生物知识 , 认识海洋 , 关心海洋 , 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爱海知海护海意识 , 充分将青少年校外研学游落到实处 。
“科普大篷车”进社区入校园
为大力弘扬“强化海洋意识 , 弘扬海洋文化”核心价值观 , 坚守“启迪心智 , 寓教于乐”的海洋特色教育理念 , 强化山东省全民海洋文化素养 , 青岛海洋科技馆组织了一支专业的海洋科普志愿团队 , 启动了“科普大篷车”山东巡回展 。从沿海到内陆 , 从社区到乡村 , 以青岛市为起点 , 辐射山东各地 , 推动海洋科普事业由点到面全面发展 。
青岛海洋科技馆成功攻克水母户外饲养和远程运输技术难关 , 依托 “科普大篷车”将自主繁育的特色水母活体进行远程运输到山东省16地市的乡村社区和中小学 , 将优质海洋科普资源面向基层精准下沉 , 打响了基层科普攻坚战 , 打造了科普进校园、入社区、下乡村的巡展新体验 。“科普大篷车”将海洋生物的科普知识分享给基层群众 , 其展示海洋生物魅力与海洋科学力量 , 惠及民众2万余人 , 在群众中反响热烈 , 广受好评 。通过开展海洋生物科普展览、海洋生物知识宣传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海洋意识宣教活动 , 有力地丰富了各地区海洋文化 , 提高了公众海洋意识 , 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海洋生物科普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
作为全国青少年科普阵地 , 青岛海洋科技馆积极参与学生素质教育 , 先后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工学院、青岛第三十九中学、薛家岛小学等高校和中小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海洋科技馆结合自身传统技术优势 , 在海洋教育资源共享、海洋教育课程建设、海洋教师团队培训、海洋科研信息提供等方面 , 为各校提供了长期帮助和支持 , 成为青岛市重要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校外课堂 , 为提升各教育层次海洋意识做出了重要贡献 。
助推全国水母展馆科普发展
为推动全国海洋生物科普事业整体的蓬勃发展 , 青岛海洋科技馆作为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水族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 为北京海洋馆、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广西北海海底世界、长沙海底世界等全国20余家海洋馆、水族馆无偿提供了数十次专业技术培训 , 提供了数以百计的水母、水螅体 , 培养行业技术骨干50余人 , 大大丰富了国内水族行业水母的科普展示内容 。
青岛海洋科技馆参加国际性海洋科技展览会 , 积极推广自主研发的水母人工繁育技术 , 让先进的水族技术理念走入大众视线 。积极组织开展水母人工繁养技术培训 , 分享创新性技术理念 , 不断培养新时代水族专业技术人才 , 积极助力国内水母产业发展 。
【水母人工繁育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青岛海洋科技馆成果获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奖一等奖】青岛海洋科技馆依托青岛海洋科普联盟、青岛科普场馆协会等搭建多种形式科普平台 , 积极开办各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 , 创新了海洋生物科普教育新模式 , 启动线上线下海洋科普并驾齐驱 , 在海洋科普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 为水族行业整体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首席采访人员 张译心 摄影宋新华
- 克服天然缺陷!人工高效生物固氮技术潜力巨大
- 【促发展、保安全】瞄准新赛道,加快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发展新动能
- 思特沃克发布最新《科技棱镜》:人工智能支持技术日益成为主流,更需要从道德角度考虑其影响
- 山东推出首款AI人工智能打造数字皮影藏品
- 最高法:推进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
- 逻辑学也能指导人工智能?“世界逻辑日”,高校教师热议逻辑应用
- 米哈游旗下动态桌面软件《人工桌面》上架 Steam
- 【促发展、保安全】深入走访调研企业,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
- 世界最强人工智能榜单刷新 前五名中“中国队”占三席
- 委员时间 | 谭黎敏: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