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IP改编如何打破“同质化”套路?专家热议《雪中悍刀行》( 二 )


《雪中悍刀行》的这种创新叙事 , 在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杨慧看来 , 很有可能形成一种新武侠类型化的趋势和旗帜 。“其一 , 传统武侠很多时候虽然路见不平 , 拔刀相助 , 但是可能没有遵循秩序和规则 。但该剧当中 , 以徐氏父子为典型 , 他们成为了当下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 为天下和平承担责任 。其二 , 传统的武侠中江湖和庙堂的关系是比较难处理的 , 可能会有对峙 。但是在这部剧里江湖和庙堂浑然一体 , 江湖参与到了整个社会制度和社会建构当中 , 而不再像以前一样 , 江湖是江湖 , 庙堂是庙堂 。其三 , 传统武侠当中有大量的对师门 , 对门派 , 对‘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的描述 , 但这部剧强调了家庭叙事 , 这一点与现代社会对家国情怀、家国关系的认知是比较符合的 。”
江湖与庙堂的结合、武侠精神与家国情怀的相容 , 也给这部剧带来了十分积极的社会意义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编辑、研究员胡祥指出 , “主角徐凤年的身上体现了一种现代性的 , 突出人的主体性的一种创作手法 。他从追求自己个人的自由享受 , 到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 , 这个价值观转换的意义非常重要 。文艺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 , 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 增进人民的精神力量 , 《雪中悍刀行》中从个人到国家社稷层面的价值转移 , 体现了现代性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性提升的手段和路径 , 和当下的时代精神实现了连接 。”

网络IP改编如何打破“同质化”套路?专家热议《雪中悍刀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书写中国意向的武侠精神和江湖气魄
在网络文学改编剧陷入过度商业化、同质化、程式化 , 越来越难出圈的当下 , 《雪中悍刀行》充分体现了题材自觉和文化自觉 。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著名文艺评论家范咏戈认为 , “这部剧瞄准了网生代已经成为文化消费的主力的市场环境 , 研究如何使二次元文化和传统文化在碰撞中融合 , 既回应了粉丝群体的高度期待 , 又进一步从正能量上培养他们和剧集的黏合度 。”
王一川在研讨会中指出该剧在描写主人公时有意识地传承了中国古典心学传统 , 杨乘虎也认为 , 主人公的成长不仅体现出古典心学传统 , 还有儒释道传统合流的特点 。“主人公父亲徐骁所代表的庙堂大业来源于儒家的情怀和处境 , 但是在徐凤年身上却有释和道这两个方向的特征 。儒释道不同文化主张和价值在故事当中相互碰撞、融合 , 是中国传统武侠小说中鲜明的特点 , 在这部剧里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体现 。这正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古今相通 。”
专家也对剧集出色的审美表达进行了充分肯定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文卫华认为 , “这部剧在美学风格方面 , 十分具有古典意境和意韵 。虽然是一个架空历史的故事 , 但是从精神气质上面来看 , 体现了非常潇洒、飘逸的魏晋风度 。剧里也利用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 , 例如人名、武功修为的几个层次 , 还有江湖的一些门派等等 , 让观众能够很清楚地感受到有很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 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
这部作品具有丰富的东方之美、意境之美和武侠之美 , 已经具备了走向国外的可能性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典林也指出 , 如《雪中悍刀行》这样的精品创作能够也应该向海外市场输出 。“从市场效益角度来讲是一个增量 , 从社会公共角度来讲 , 也是对国家文化海外传播的一份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