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险,十年成就中国式跨越


火星探险,十年成就中国式跨越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火星探险,十年成就中国式跨越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入选《自然》年度十大人物 。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发布“2021年度十大人物” ,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入选 。《自然》称他为“火星探险家” 。
“仰望星空 , 脚踏实地” , 是张荣桥非常喜欢的两句话 。在他看来 , “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和了解仍然很肤浅 。我们应该看到 , 摇篮之外的世界 , 无限广阔 。创新永无止境 。”
“难上加难、险上加险”的任务一次成功
今年5月15日 , 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在火星表面预选着陆区 ,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并部署火星车的国家 。在“祝融号”火星车传回遥测信号后 , 北京飞控中心亮起大红屏 , 工程师激动高呼“火星 , 你好!”此时的张荣桥默默摘下眼镜 , 热泪盈眶 。
火星是很多国家的航天噩梦 , 到目前为止整体成功率只有50%左右 , 对于着陆类任务成功率只有40%多一点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便完成了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 , 更是难上加难 , 险上加险 。三大目标稳稳完成的背后 , 则是“十年磨一剑”的努力 。
【火星探险,十年成就中国式跨越】“为了今天的首战告捷 , 我们从10年前开始筹划 , 千军万马为之奋斗了6年 , 在发射场坚守了110天 ,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坚持了202天 , 首战告捷就是环绕火星 , 之后到今天又坚守了93天 , 目的是什么呢 , 就是为了今天最终的胜利!”祝融车顺利着陆那天 , 张荣桥激动地说 。
张荣桥向《自然》杂志介绍 , “天问一号”任务有两大目标:一是发展和展示中国在月球以外的深空任务方面的实力 , 另一个关键目标则是从火星上获得丰富和高质量的信息——由巡视器携带的六个科学仪器和轨道器上的另外七个仪器产生的数据 , 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这个星球上以前未曾探索过的地方 。
中国行星科学“新生代”正在形成
张荣桥1966年出生在安徽祁门县安凌镇 。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 , 他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取得硕士学位 , 2004年至今在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中心工作 , 是国家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 。
在6月12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 张荣桥表示 , 一步实现绕着巡 , 的确意味着研制难度加大 , 压力也剧增 , 但回头来看 , 这条技术路线的选择非常正确——整体上更加节省经费 , 特别是在技术上能实现跨越发展 , 在较短时间内使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
“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 , 今年2月抵达红色星球 , 并在5月投放了着陆器和火星车 , 降落在一个名为“乌托邦平原”的巨大撞击坑上 。迄今为止 , “祝融号”已经向南行驶了1200多米 , 拍摄了全景图像 , 并进行了自拍 。目前 , 它正朝着一个可能曾经是古代海洋海岸线的区域前进 , 研究人员将在那里寻找有关火星演变的线索 。
在北京大学行星科学家发文哲看来 , 张荣桥非常鼓励科学家参与这项任务 , 以获得更多的科学成果 。目前 , 由“天问一号”任务收集的数据已经被二十多个科研团队共享 , 未来研究成果将源源不断地产生 。后续 , 我国将实施火星取样返回、近地小行星取样返回等深空探测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