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祥琬院士:新型电力系统如何实现“可能三角”( 二 )
除上述电源侧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的措施外 , 还需要电网侧发展智能电网和配电网 。杜祥琬认为 , 数字技术可以提升电网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能力 , 与传统电力技术相融合 , 促进电力系统各环节的智能化 , 使电网可观、可测、可控 。“传统的大电网向大电网和微网、有源配电网、局部直流电网互补共生转变 。因此 , 我们需要建设智慧配电网来适应分布式能源的并网、储能和电动车等 。”
此外 , 杜祥琬表示 , 储能在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都有应用市场 。“发展商用化的储能、储热技术 , 是能源系统具备柔性、包容性和平衡功能的关键 。”
如何实现“可能三角”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是一蹴而就 , 而是一个过程 。”杜祥琬表示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初期 , 随着新能源电力比重的提升 , 应逐步形成适合新能源电力的市场交易体系 , 使灵活性资源获得合理权益;另一方面 , 应实现电力的物理系统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 , 充分发挥出数字成为生产力要素的作用 。“这个阶段 , 主要是积累新能源和储能、灵活性资源相结合的经验 。同时积累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发电相结合的经验 。”
【杜祥琬院士:新型电力系统如何实现“可能三角”】杜祥琬预计 , 碳达峰以后 , 新型电力系统将进入成熟发展期 , 这个阶段要能经济性地解决各种转型成本 , 深入研究和防范风险 , 使之成为与各种基础设施融合的新型国家综合基础设施 。
“实现电力系统‘可能三角’ , 没有原理性障碍 , 但也不是现有技术能力可以完全解决的 。”杜祥琬说 ,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 是一个创造新技术、新产业、新社会价值的过程 , 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和更多地实践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
责编丨闫志强
来源:中国能源报
- 「长文综述」康红普院士:无煤柱开采围岩控制技术及应用
- 中国天眼率先发现神秘信号!47天重复1652次,院士:真有外星人
- 英国航天局资助开发基于激光的新型卫星通信系统
- 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成功拓展麦克斯韦方程组
- 青滨附院新型核医学显像设备SPECT-CT正式投入使用
- 新型纳米材料将科幻片带入现实:手机碎屏及光伏电池或能“自我修复”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构建新型智慧媒体
- 最新观点丨王国法院士:建立煤炭智能柔性开发供给体系
- 工信部:鼓励发展C2M、B2M等新型商业模式
- 亚马逊全球副总裁戴竫斐:把握品牌出海黄金十年,推出更多创新型中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