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春直播带货翻车,商家不甘心当“韭菜”( 二 )


此前 , 据中新经纬报道 , 演员张晨光的坑位费6万元 , 基本上只做酒水 , 佣金是20% 。某MCN机构也在采访中表示 , 其手中明星的报价在6万元至17万元不等 , 近一个月内降了1-2万元 。
而这次陈小春的直播带货事件 , 音符传媒和摩韵智能科技更改直播方案后 , 双方也约定服务费减少10万元 。
抖音带货“一哥”罗永浩曾在接受采访时也坦言 , 如今很多机构和平台都不愿意跟明星合作 , 就是因为带不动货 。
多个事实都在证明 , 扎堆涌入直播间的明星 , 并非个个都能将流量转化为销量 。
明星带货相继发生的“翻车”事件 , 让商家叫苦不迭 , 更让商家意识到不能再当韭菜 。与其花高价请明星、主播来直播 , 不如自力更生 。
在双十一预售期间 , 欧莱雅与主播合作时使用了“全年最大力度”的宣传标语 , 但活动当天 , 欧莱雅直播间却出现了更低价 , 便将品牌想要脱离主播的心思公之于众 。
虽然 , 由于处理不当 , 欧莱雅被头部主播“抛弃” , 并被消费者口诛笔伐 , 但这也是欧莱雅不得不做的选择 。

陈小春直播带货翻车,商家不甘心当“韭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李佳琦方声明 , 图源李佳琦微博
需要注意的是 , 过度依赖外部主播 , 意味着品牌逐步让出定价权 , 而这会对品牌价值和品牌能力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更关键的是 , 将粉丝留在自己的直播间 , 建立自身私域流量池 , 对品牌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
这次诉讼也在向市场证明 , 当实际带货销量远不及明星高额的出场费和服务费时 , 商家已经不再甘愿被当“韭菜” 。如今 , 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启品牌自播模式 , 不再依赖于外部主播 , 让本就不专业的明星主播日子更加不好过 。明星直播带货的时代快结束了?
从流量明星到非流量明星 , 从偶像到影视演员 , 各路明星们正在跑步入场 , 试图在直播带货这块大蛋糕中分得一杯羹 。
去年开始 , 直播间仿佛成了明星们在影视之外的新角逐场 。而事实上 , 的确有很多明星尝到了直播带货的“甜头” 。
去年5月 , 刘涛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聚划算首席优选官” , 在淘宝开启直播 , 三小时销售额便达到了1.48亿元 。两天过后 , 陈赫的抖音主播首秀创下8000多万销售额;随之 , 汪涵带着国内首档直播综艺《向美好出发》进军直播界 , 首次开播便创下1.56亿元的销售记录 。

陈小春直播带货翻车,商家不甘心当“韭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刘涛双11直播截图 , 图源刘涛微博
不难发现 , 高额的带货数据 , 背后无不是明星效应和平台流量在加持 。刘涛是典型的被平台流量扶持的对象 , 其在阿里的花名为“刘一刀” 。汪涵或许是凭借在主持界的影响力 , 陈赫则是具有一定的粉丝基础 。
对于很多明星来说 , 直播带货既可以弥补老本行的不足 , 还可以建立新的直播人设 , 这是个稳赚不赔的生意 。而局部明星收货红利 , 也引来其他明星的争相入局 。
但当行业变得越来越拥挤时 , 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如果说跨界之初明星还能靠着明星光环带货 , 让粉丝自愿“掏腰包” , 平台、MCN机构也会给到流量扶持 。但当明星直播带货成为常态时 , 粉丝更关注的则是产品的品质和价格 。
利用明星效应夸大宣传、少有人买单、数据造假频繁发生 , 平台和商家对明星的热情也就随之减退 。有时候 , 一些大品牌看重并非明星对销量的转化 , 而是其流量带来的营销效应 , 但当直播间人数被拆穿 , 品牌商逐渐就会发现这种投资并不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