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尽道隋亡为此河中的此河指的是通济渠 。通济渠是隋朝大运河主干中的一段,隋炀帝时,发河南淮北诸郡民众,开掘了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 。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入黄河,经黄河入汴水,为区分古汴渠,隋朝之后又称其为汴河 。
通济渠:【尽道隋亡为此河中的此河指的是哪条河】通济渠,始建于隋朝,是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连接黄河与淮河 。通济渠自河南省郑州市荥阳的板渚(今汜水镇)出黄河,经鸿沟、蒗荡渠、睢水沟通了江苏盱眙境内的淮河,全长650公里,共流经3省6市,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 。魏、晋后开封以上河段改称汴水,自开封以下河段改称蔡水(蔡河) 。据《大业杂记》记载,通济渠水面阔四十步,通龙舟,两岸为大道,种榆柳 。自东都至江都两千余里,树荫相交,每两驿置一宫,为停顿之所,自京师至江都,离宫四十余所 。南宋时期,随着政治中心南移,通济渠的漕运地位逐步减弱,再加上每年缺少清淤治理,运河河床逐渐淤塞断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