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是怎样形成的 鹅毛大雪是怎样形成的


雪是怎样形成的 鹅毛大雪是怎样形成的

文章插图
水蒸气变成水再到冰,云可以由小水滴或者是小冰晶组合而成,雨滴和雪花便是小水滴、小冰晶增大而变成的 。小冰晶相互碰撞的时候,冰晶表面会增热而有一些融化,重新冻结起来,多次后冰晶增大 。混合云由小冰晶和过冷却水滴共同组成 。过冷却水滴和冰晶相互碰撞的时候,就会凝结附着冰晶表面,当小冰晶增大到克服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时,便降落到地面,形成雪花 。
降雪级别划分降雪等级标准通常是指在规定时间段内持续降雪或降雪量折算成降雨量为等级划分的标准 。该标准一般采用持续时间12小时和24小时两种标准 。
以24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水量0.1~2.4毫米为小雪,1.3~3.7毫米为小到中雪,2.5~4.9毫米为中雪,3.8~7.4毫米为中到大雪,达到5.0~9.9毫米为大雪,7.5~14.9毫米为大到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为暴雪 。
以12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水量0.1~0.9毫米为小雪,0.5~1.9毫米为小到中雪,1.0~2.9毫米为中雪,2.0~4.4毫米为中到大雪,达到3.0~5.9毫米为大雪,4.5~7.4毫米为大到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为暴雪 。
【雪是怎样形成的 鹅毛大雪是怎样形成的】
降雪的作用和影响对农作物
雪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雪是具有很好保温效果的物质,可以在寒冬保护植物不被冻伤,来年开春雪水融化可以为植被提供良好的供水,大自然的力量绝对不是巧合,因雪的导热本领很差,土壤表面盖上一层雪被,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外传,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所以,受雪保护的庄稼可安全过冬 。积雪还能为农作物储蓄水分 。此外,雪还能增强土壤肥力 。据测定,每1升雪水里,约含氮化物7.5克 。雪水渗入土壤,就等于施了一次氮肥 。用雪水喂养家畜家禽、灌溉庄稼都可收到明显的效益 。
同时冬季雪水充足,不仅可以减轻当年的旱情,而且,也给来年春播作物的适时播种和苗全苗壮提供了有利条件 。
人体健康
雪为什么有如此奇特的功能呢?因为雪水中所含的重水比普通水中重水的数量要少1/4 。重水能严重地抑制生物的生命过程 。有人做过试验,鱼类在含重水30%-50%的水中很快就会死亡 。雨雪形成最基本的条件是大气中要有“凝结核”存在,而大气中的尘埃、煤粒、矿物质等固体杂质则是最理想的凝结核 。如果空气中水汽、温度等气象要素达到一定条件时,水汽就会在这些凝结核周围凝结成雪花 。所以,雪花能大量清洗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每当一次大雪过后空气就显得格外清新 。
对于农村人来说,下雪是给庄稼加了一床被,又湿润又松土,预示着第二年的丰收 。对于城里人来说,下雪只是改善了空气质量,增加了游玩的乐趣 。
据测定,一般新雪的密度每立方厘米为0.05-0.10克 。所以,地面积雪对音波的反射率极低,能吸收大量音波,能为减少噪音作出贡献 。
保温作用
积雪,好像一条奇妙的地毯,铺盖在大地上,使地面温度不致因冬季的严寒而降得太低 。积雪的这种保温作用,是和它本身的特性分不开的 。
我们都知道,冬天穿棉袄很暖和,这是因为棉花的孔隙度很高,棉花孔隙里充填着许多空气,空气的导热性能很差,这层空气阻止了人体的热量向外扩散 。这是因为空气是不良导体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物体,它本身都能通过热量,这种能够通过热量的性能,称做物体的导热性 。在自然界常见的几种物质中,空气的导热性最差 。所以物体里容纳的空气越多,它的导热性就越差 。
覆盖在地球胸膛上的积雪很象棉花,雪花之间的孔隙度很高,就是钻进积雪孔隙里的这层空气,保护了地面温度不会降得很低 。当然,积雪的保温功能是随着它的密度而随时在变化着的 。这很象穿着新棉袄特别暖和,旧棉袄就不太暖和的情况一样 。新雪的密度低,贮藏在里面的空气就多,保温作用就显得特别强 。老雪像旧棉袄似的,密度高,贮藏在里面的空气少,保温作用就弱了 。
作为水资源
当城市受到降雪威胁时,与降雪有关的“城市次生灾害”事件逐渐显露出来,降雪造成的损失日渐突出,严重影响城市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 。另外,城市化的发展也造成许多城市水资源短缺,尤其我国冬季降水偏少,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更加突出 。城市降雪对缓解、补充城市冬季水资源短缺和改善、保护生态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