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名字的由来和历史 山东名字的由来和历史文化


山东名字的由来和历史 山东名字的由来和历史文化

文章插图
“山东”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 当时的“山东”指崤山以东,随着历史的发展,概念发生变化,东汉时山东指太行山以东,明朝时设山东行省,直到清朝初设置山东省,“山东”才成为本省的专名 。山东的名称 , 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 , 金代以前为地理概念 , 泛指崤山、华山或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 。
春秋时期的鲁国 , 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 , 齐鲁是中国区域范围名称 , 该名始于先秦齐、鲁两国 , 到战国末年 , 随着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 , 齐、鲁两国文化也逐渐融合为一体 。因为文化的一体 , “齐鲁”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 , 由统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齐鲁”的地域概念 。这一地域与后来的山东省区范围大体相当 , 故成为山东的代称 。
山东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距今约7000--4000年之间 , 这里先后出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 。在山东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龙山陶书”;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龙山古城”;最早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古“齐长城”和被列为中国“2000年考古十大发现”的洛庄汉墓等 。
山东的历史沿革 , 夏、殷以前已不可考 , 西周、春秋时 , 山东分属齐、鲁、曹、滕、薛、郯、莒及宋、卫国的一部分 。战国后期属齐 , 其南北各一部分属楚、赵 。秦统一以后 , 在山东分置齐郡、琅邪、东海、薛郡、东郡等郡 。楚汉之院分为三齐(临淄王田都、胶东王田市、济南王田安) , 不久为汉所并 。汉代郡国并行 , 西汉初 , 山东大部分地区为刘邦的儿子齐王刘肥的封地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 , 初置十三部州 , 同山东分属表、兖、徐三州 。东汉时 , 山东属青、徐、兖 。豫(鲁国划为豫州)四州 。
【山东名字的由来和历史 山东名字的由来和历史文化】三国魏略同于东汉 。西晋初 , 山东分属青、徐、兖、豫、冀(统平原、乐陵)五州 。亚怀帝永嘉(307-313年)以后 , 山东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南燕所据有 。东晋安帝义熙五年(409年) , 刘裕平南燕 , 复置青、兖、徐三州 , 后又置冀州 , 治历城 。其后为北魏所有 , 魏亡属北齐 , 不久又为北周所并 。
隋统一后 , 又恢复十三部州 , 山东分属青、徐、兖、豫四州 。唐贞观初 , 分全国为十道 , 河、济以南属河南道 , 以北属河北道 。北宋改道为路 , 分全国为二十四路 , 山东分属京东东路、京东西路 。金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西路统军司 , 治益都 。至此 , “山东”一名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划 。元进分置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及山东东西道宣慰司 , 直隶中书省 , 称为“腹里” 。明洪武元年(1368) , 置山东行中书省 , 治青州 。九年移至济南 , 又改置山东承宣布政使司 。直到清代 , 始将山东政区的名称正式定为山东省 , 此后一直沿袭不变 。
山东是指今天的什么山以东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 。山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 。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韩、赵、魏、齐、楚、燕六国均在崤函以东 。崤山是中国古代军事战略重地 , 以地势险峻、关隘坚固、易守难攻著称 , 天下“九塞”之一 。崤山山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低缓 , 并且由主脊向两侧呈阶梯状降低 , 两侧为低山丘陵类型 。山地主要由元古代喷出岩、震旦纪石英岩和硅质灰岩等构成 。
山东是华东还是华北华东 。华北地区包括山东、河北、山西、京津、内蒙六省市,注意河南不属于华北,而是属于华中,以为河南属于华北地区是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 。另外山东在经济上,行政上其实被常被划为华东 。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