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的古代雅称是什么 古代秋分叫什么

导语:实际上,24节气是有相应的雅称的,但很少人去了解它们的雅称 。很快,就是秋分节气了,那么,你知道秋分的古代雅称是什么吗?到底古代秋分叫什么呢?很多人可能觉得,知道现在的叫法就行了,没必要了解其他名字,但小编觉得,了解一个节气的其他名称,有助于我们了解它的历史文化 。
【秋分的古代雅称是什么 古代秋分叫什么】秋分的古代雅称是什么
秋分祭月节
祭月节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 。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 。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农历八月里的这天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 。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 。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 。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民间的祭月习俗因地区不同仪式各异 。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北京岁华记》记载北京祭月的习俗说:“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 。”北京祭月还有一个特别的风俗,就是“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此即民谚所说“男不拜月” 。
杭州祭月风俗略同于北京,但谓祭月为“斋月宫” 。“每户瓶兰、香烛、望空顶礼,小儿女膜拜月下,嬉戏灯前,谓之‘斋月宫’ 。”民间供小财神,大不盈尺,并设有台阁、几案、盘匝、衣冠、乐器等物,此等物均缩小为寸余,俗称“小摆设” 。
在广东祭月时祭拜一位木雕的凤冠霞帔月亮神像 。在南方部分地区有以芋头作供品的习俗 。传说元末农民起义推翻元朝的统治,曾用元朝统治者的头祭月亮,因“元”与“芋”音近,后来人们以“芋”代头 。
南昌以往有句老话,叫“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意思就是说在拜月时,男子是不能参加的,因为古代有“男尊女卑”的思想,男子是不能给女子下跪的,月宫里的嫦娥是位女子,而且代表阴性,因此在拜月时男子是不能参加的 。
还叫秋分日:
秋分日
“秋分到,蛋儿俏” 。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 。选择一个“身量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竖放在桌上,失败者虽然多,成功者也不少,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
为什么春分或秋分这天鸡蛋容易竖起来?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说法 。有人认为,春分、秋分是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子,地球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鸡蛋较容易竖立,也有人说,春秋分时节天气晴朗,人的心情舒畅、思维敏捷、动作也利索,有利于“竖蛋”成功 。
有专家称,鸡蛋确实是可以竖立的,且并不仅限于春分、秋分时节,春分、秋分这两天,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竖蛋”成功的关键在蛋壳上面 。鸡蛋表面高低不平,有许多突起的“小山” 。根据三点构成一个三角形以及三点决定一个平面的原理,只要找到三个“小山”和由这三个“小山”构成的三角形,并使鸡蛋的重心线通过三角形,那么鸡蛋就能竖立起来了 。另外,最好选择生下四五天的鸡蛋,因为此时鸡蛋的蛋黄下沉,鸡蛋重心下降,最有利于“竖蛋” 。
秋分特点:
1、秋分开始昼夜时间均等,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区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 。
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由赤道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北极附近也即将迎来一年中连续6个月的漫漫长夜与连续6个月不灭的星空 。
2、气候由热转凉 。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
气候: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 。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 。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