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名山“华不注”,春秋时发生过什么大事而被记入《左传》?

文图/若愚
济南市东北郊有一孤峰独立之山,北临滔滔黄河,南瞻泉流遍布的秀美泉城 , 名曰华山 。济南的华山虽不如西岳华山高大峻险,但却是一座历史名山 , 《左传》和《水经注》都载其名为“华不注” 。
现在华不注脚下的黄河流经的是济水故道 。济水是自夏朝以前就有的中国四大河流之一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在注济水时写道:“泺水又东北注于济 , 谓之泺口也 。济水又东北,华不注山单椒秀泽,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 , 孤峰特拔以刺天 。青崖翠发,望同点黛 。山下有华泉 。”华泉枯涸,多年迷失不见,近年觅得,引起了人们对华不注山的兴趣和关注 。
华不注山因春秋中期发生在这里的齐晋鞌之战而被记入《左传》 。公元前592年,晋景公使卿郤克到齐国征求会盟 。齐国是春秋前期的第一大国,因齐桓公“九合诸侯 , 一匡天下”而称雄 。桓公死后,晋文公因城濮之战阻止了南方霸主楚国的北侵而成为新的霸主 。齐国虽然失去了霸主地位,但对新霸主晋国仍不买账 。齐顷公把宴会安排在高高的台榭上 , 让他的母亲和宫女于帷中看这个瘸跛一步一步登台阶的难堪和尴尬并笑出声来 。这一侮辱盟主使者的恶作剧令郤克大怒,离开齐国后发誓:“所不此报,无能涉河” 。两年后,郤克做了晋国的正卿,执掌晋国的军政大权,晋景公已不便阻止郤克伐齐 。晋国出动战车八百乘 , 联合鲁、曹、卫三国大规模侵齐 。这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兵力 。晋、鲁等联军一路奔驰,来到今济南附近 , 齐顷公率齐军至历山下以迎敌 。
晋鲁等联军数倍于齐军,但齐人并不把晋军放在眼里 。战前齐将高固曾突入晋军 , 擒其士,获晋车而归 。他在齐营巡游高叫:“欲勇者 , 贾予余勇!”竟买起了勇气 。齐顷公则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不介马而驰之 。”即不给马披甲而战,这是违背当时的作战规则的 。齐军虽然凭一时的勇气箭射晋帅郤克“流血及屦”,连击鼓都撑不住了,但郤克的驭手解张却一手勒马驾车,一手击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 。齐师败绩 。逐之,三周华不注 。”(《左传·成公二年》)齐军终因寡不敌众且轻敌而失败 。齐顷公竟被郤克追逐着绕华山转了三圈 。在快被晋军追上时,齐顷公的车右逢丑父与顷公易位,让顷公下车,“如华泉取水”,趁机坐上郑周父驾驶的副车逃走 。逢丑父冒充齐顷公被晋将韩厥虏获献给了晋帅郤克 。
晋鲁等联军直攻到今青州境内,顷公使齐卿国佐向晋、鲁“赂以纪甗、玉罄与地”以求和,晋人不可 。提出一定要齐国以顷公之母为人质和“尽东其亩”作为讲和条件 。国佐说:“寡君之母,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 。以国君之母为人质,这是以不孝令诸侯,这样做太不道德了吧!先王治理天下,让农民根据自然状况确定土地东西还是南北种植,所以《诗经》有‘南东其亩’之句 。现在要求‘尽东其亩’,唯吾子戎车是利,这是反先王之命,违背天理的 , 是大不义行为 。我们齐国对这样的条件是绝不能接受的 。如果真要讲和,我国的宝器、土地不敢自爱;一定以上述两条为停战前提,齐国就只有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 决一死战 。”鲁、卫等国听到可以讨回以前被齐侵占的土地,又怕齐国死战会严重伤害自己的国家,就劝说晋国停战,郤克看齐国如此强硬,鲁、卫不愿再战,因此四国联军撤兵而去 。
这次惨败,对齐国的打击太大了,晋国的无理要求对齐国人民的伤害太重了 。晋国以齐国南北向的沟渠和田垄阻碍了兵车的行进而要求齐国“尽东其亩”作为停战条件,启发齐人修筑长城以阻挡东侵敌军的创意 。数年之后,齐国筑起了北起平阴防门,东南到琅琊的齐长城,以阻拦晋国等西南方向之敌的入侵 。这也成为长城文化的起源 。
逢丑父被郤克认出是顶替的齐君后,要下令杀他时,逢丑父大声呼喊说:“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 , 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郤克想到要不是自己的驭手解张代替自己击鼓奋战,不但晋军失败,恐怕自己也会成为逢丑父这样的俘虏 。他说:“别人代君受难,我杀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 。”因此释放了逢丑父 。
逢丑父以君主为劝说对象的这一成功事例,启发人们认识到即使敌方君主也会因为辩说有理而改变决策的可能,开了纵横家之先河 。到战国时期,纵横家们针对各国君主的辩说活动达到了顶峰,以至韩非写出了《说难》这样的文章,专门研究如何向君主进言以实现自己的政治、军事主张的著作 。华不注山因鞌之战而引起了后世文人、学士的重视和喜爱 。
华不注山是两千六百年前齐晋大战的见证者 , 是齐顷公被晋军追击着逃了三圈的围绕者,是齐国人深受战争失败之屈辱的经受者 。它脚下发生的战争告诉世人:要尊重自己 , 更要尊重别人,切不可像齐顷公那样以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生死作耍 。鞌之战八十年后,齐国人孙武在其《孙子兵法》中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军,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 , 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 , 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战争是不可以不慎之又慎的 。
唐玄宗天宝三(745)年,李白、杜甫结伴东游齐州,李白曾泛舟鹊山湖 , 登临华不注,留下《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及古风《昔我游齐都》等佳作 。大诗人李贺写有著名诗篇《梦天》:“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 , 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山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华不注就是“齐州九点烟”之一 。
书画大家赵孟頫曾在济南为官三年,他深爱济南的山水泉城,在《咏趵突泉》一诗中写下了“云雾润蒸华不注 , 波涛声震大明湖”的名句 。尤爱北郊之风景,他罢官回乡后,思念济南,精心创作了《鹊华秋色图》,华不注是此名画之“睛” 。赵孟頫在题文中说:“齐之山川,独华不注最知名,见于左氏 。而其状又峻峭特立 , 有足奇者,乃为作此图 。”为山峻峭特立已奇,为人峻峭特立更难,华不注更像是赵孟頫人格的自我肖像 。
【济南名山“华不注”,春秋时发生过什么大事而被记入《左传》?】站在黄河北岸瞻望华不注山“不连丘陵以自高,孤峰特拔以刺天”之雄姿,真令人有万千之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