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钉里的古人智慧


门钉里的古人智慧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如果你参观过故宫或者看过古装剧,一定看到过宫门上那一排排硕大的金色门钉 。这些门钉整齐排列,不仅让森严的大门更加坚固,还增添了几分威严感,凸显了一种建筑物的壮丽之美 。
古时,门钉被称为“浮沤钉” 。浮沤,指的是水面上的气泡,以此来形容门钉与大门的连接 , 犹如气泡漂浮在水面上一样 。最早的门钉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墨子所说的“涿戈” , 外形为尖圆形,长约二寸 , 钉入门板内约一寸 , 主要用来防御外敌 。后来随着外形的改变,门钉逐渐变成了装饰之物 。
【门钉里的古人智慧】门钉在实榻门中较为常见 。实榻门是由若干块厚木板拼装而成的平整实心面板大门,属于板门的一种 , 也是板门中体形最高、重量最大、防御力最强的门扇 。通常这种门专用于宫殿、坛庙、府邸和城垣等建筑上 。实榻门的板与板之间通过龙凤榫或企口缝进行拼接,再用穿带将木板连成整体,以达到加固的目的 。具体做法为 , 先在门板的侧面开通孔,再用穿带将各个门连接成整体 。
但在长期、反复的开合中 , 很容易造成穿带与门板之间的连接发生松动,使得穿带从门板的孔洞中脱落,最终导致门板散架 。这时候,门钉便派上了用场 。将门钉钉入门板与穿带的连接位置,能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防止门板与穿带错动,从而使实榻门更加稳固 。
在组装实榻门时,要考虑门钉的路数来确定穿带的数量及位置,穿带需避开门钉 。建筑物的等级决定了门钉的路数,可分为五路、七路、九路等,等级越高,门钉的路数越多 。门钉的路数也决定了门钉的直径和高度,比如五路门钉的间距是3个门钉的直径,七路为1.5个门钉的直径,九路为1个门钉的直径 。
随着建筑技术工艺的不断提升,门板之间的连接也不再需要门钉了,只需将细小的腰串木插入木板之内,即可确保门板连接的牢固性 。因此之后在大门上安置的门钉 , 大多是为了装饰之用,如在故宫、天坛等皇宫、园林和坛庙建筑大门上的门钉,都是为了美观 。
虽然我们现如今看到的建筑物上的门钉不再属于功能构件,但古人发明门钉的智慧确实令人钦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