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手书《前后出师表》( 三 )



岳飞手书《前后出师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太昊陵岳忠武祠(岳飞观)《岳书出师表》碑刻
清同治六年(1867年) , 宁夏人任恺由河南典史升任河南南阳知府 , 在任期间政声卓著 。任恺善书法 , 尝临唐代著名书法家孙过庭《书谱》 , 并为之镌石 , 学者托购而珍藏之 。在任南阳知府署理宛南事务期间 , 任恺极为景仰岳书《出师表》 , 知其原出于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 遍寻未得 , 遂派人四处探寻无果 , 幸觅得徐州《二表》拓本 。光绪二年(1876年)三月 , 任恺命宛城名匠李发祥将《岳少保书武侯出师二表》正、反双面阴线摹刻于石 , 并亲自题跋云:“岳少保书武侯出师二表……谒武侯 , 寻碑不可得;时勤延访 , 知碑在江南之彭城 , 于今甫得之 , 谨命匠人摩勒于石 , 借以点缀草庐云尔” 。

岳飞手书《前后出师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内岳书武侯《出师表》碑廊

岳飞手书《前后出师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内岳书武侯《出师表》任恺跋文
清光绪四年(1878年) , 陕西岐山县令胡鸿宾重修五丈原诸葛武侯庙 , 取袁刻拓本重刻上石 , 嵌于献殿内壁 。《续修陕西省通志》亦有文字记载:“岳鄂王此书 , 袁文诚(袁保恒)于西安摩勒后 , 一时风行海内 。士大夫仰王若天人 , 故爱王之字如异宝 , 皆欲家置一册为快 , 而不可多得 。胡鸿宾刻于岐山 , 段仲嘉刻于长安 , 而大荔李寅堂且特采贞石 , 以千金聘良工 , 觅原钩本镌于同州 , ……既而袁氏之石辇归项城 , 而陕西犹存三石 。”

岳飞手书《前后出师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五丈原诸葛亮庙内岳书武侯《出师表》碑刻
同治庚午年(1870年) , 奉祀生岳永昌从袁保恒处借得墨宝刻勒一份置庙中供奉 , 欲重刻勒石却无财力 。光绪四年(1878年) , 汤阴知县杨钦琦欲再勒石 , 因遇灾无财力而为之 , 后得吴江绅士熊明经赠金二千两赈灾 , 灾后又赠白金二百两 , 助杨刻碑 。杨遂召工匠刻石 , 历时两年 , 于光绪六年(1880年)碑成 , 后置汤阴岳飞庙 。

岳飞手书《前后出师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淮阳太昊陵岳飞观内内岳书武侯《出师表》碑刻
关于《岳书出师表》墨本最终的归宿 , 目前仍纷纷扰扰 。传闻清光绪四年(1878年) , 袁保恒卒去 , 其仆从袁家携出墨本,被商丘一署官收得 。时铜山杨氏后人杨鸿礼为河南、南阳、归德(商丘)三镇总兵,署官设宴以迎,特将二表悬于厅中,一示尊上,一示盛况 。谈笑间杨鸿礼举目视表,不胜惊异,大喜曰:“此吾杨家故物也 。”众官愕然,问曰:“何以见得?”曰:“上有令公伯父(杨映权)字讳二印 。”众官逼视 , 果然 。于是属下将二表送公 。然此事后被诡人告以御内 。不久杨映权被召赴京,不得已将此表进奉御内 。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 八国联军劫掠京城 , 此表墨本遂不知去向 。
但在民国初 , 河南项城人田作霖出任南阳镇守使 , 对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所存岳飞手书《前后出师表》碑刻亦十分推崇 , 欲在故里项城田老家村建岳飞庙 。于是他亲赴项城袁府 , 想方设法借得墨本 , 选南阳当地优质蒲山青石 , 择良匠镌刻24块碑刻 。田在该碑刻后跋中写道:“此帧为袁文诚公督饷关中所得 。幕僚武进管晏双钩副本 , 命工刊石廿四方 , 树之吾郡袁端敏公祠壁 。霖幼年赴试郡中 , 尝搨印成册 , 欲观墨迹 , 恨未得也 。清宣统间 , 因公道出汤阴谒岳王庙 , 庙中亦有石刻 , 其神气较袁祠微有不逮;民国元年镇守南阳 , 见诸葛武侯祠石刻亦然;盖皆由袁祠搨印重刊者 。八年因于文诚公家借得墨本 , 与搨本印证即仿其意 , 亦钩勒上石 , 嵌之宗祠壁间 , 俾资观览 。至王之书法 , 海内名公自能辨之 , 无待霖之赘述也 。”可见 , 此时《岳书出师表》墨本依然为袁氏所藏 。1919年 , 田作霖派牛车将整套石刻运至项城老家 , 后因宅基未确定 , 建岳飞庙未果 , 遂嵌于田氏宗祠壁间 , 现存于项城市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