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框架研究丨中国工程科学( 二 )


三是网络规模与形态变化 。西部、北部地区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向东中部地区负荷中心输电的整体格局不变 , 近期电网规模仍将进一步扩大 。电网形态从交直流混联大电网向微电网、柔直电网等多种形态电网并存转变 。
四是负荷结构与特性变化 。能源消费高度电气化 , 用电需求持续增长 。配电网有源化 , 多能灵活转换 , “产消者”广泛存在 , 负荷从单一用电朝着发/ 用电一体化方向转变 , 调节支撑能力增强 。
五是电网平衡模式变化 。新型电力系统供需双侧均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 电力平衡模式由“源随荷动”的发/ 用电平衡转向储能、多能转换参与缓冲的更大空间、更大时间尺度范围内的平衡 。
六是电力系统技术基础变化 。电源并网技术由交流同步向电力电子转变 , 交流电力系统同步运行机理由物理特性主导转向人为控制算法主导;电力电子器件引入微秒级开关过程 , 分析认知由机电暂态向电磁暂态转变;运行控制由大容量同质化机组的集中连续控制向广域海量异构资源的离散控制转变;故障防御由独立“三道防线”向广泛调动源网荷储可控资源的主动综合防御体系转变 。
三、电力系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电力供应保障
一是保障供应充裕的基础理论面临挑战 。在全球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的背景下 , 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会发生显著变化 。电源、电网的规划决策面临资源禀赋和运行双重不确定性且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性 。上述特征为传统资源禀赋评估与规划理论带来重大挑战 。
二是新能源小发时保障供应难度大 。随着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 , 可控电源占比下降 , 新能源“大装机、小电量”特性凸显 , 风能、太阳能小发时保障电力供应的难度加大 。在碳中和阶段 , 火电占比将进一步下降 , 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提升 , 而负荷仍将保持一定增长 , 实时电力供应与中长期电量供应保障困难更加突出 。
三是罕见天象、极端天气下的供应保障难度更大 。日食等罕见天文现象将显著影响新能源出力;随着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的加剧 , 飓风、暴雪冰冻、极热无风等极端天气事件不断增多增强 , 超出现有认知 。罕见天象与极端天气具有概率小、风险高、危害大的特征 , 在新能源高占比情景下的影响极大 , 推高供电保障成本 。
(二)系统平衡调节
一是供需平衡基础理论面临挑战 。随着新能源占比的持续提高 , 供需双侧与系统调节资源均呈现高度不确定性 , 系统平衡机制由“确定性发电跟踪不确定负荷”转变为“不确定发电与不确定负荷双向匹配” 。供需双侧运行特性对气候等外部条件的依赖性较高 , 针对传统电力系统建立的供需平衡理论亟需发展完善 。
二是日内调节面临较大困难 。新能源出力的随机波动性需要可控电源的深度调节能力予以抵消 , 电力系统现有的调节能力已基本挖掘殆尽 , 近期仍需更大的调节能力以满足新能源消纳需求 。远期新能源成为主力电源后 , 依靠占比不断下降的常规电源以及有限的负荷侧调节能力难以满足日内消纳需求 。
三是远期季节性调节需求增大 。新能源发电与用电存在季节性不匹配 , 夏、冬季用电高峰期的新能源出力低于平均水平 , 而春、秋季新能源大发时的用电水平处于全年低谷 。现有的储能技术只能满足日内调节需求 , 在新能源高占比情景下 , 季节性消纳矛盾将更加突出 。
(三)安全稳定运行
一是稳定基础理论面临挑战 。新能源时变出力导致系统工作点快速迁移 , 基于给定平衡点的传统Lyapunov 稳定性理论存在不适应性 。新能源发电有别于常规机组的同步机制及动态特性 , 使得经典暂态功角稳定性定义不再适用 。高比例的电力电子设备导致系统动态呈现多时间尺度交织、控制策略主导、切换性与离散性显著等特征 , 使得对应的过渡过程分析理论、与非工频稳定性分析相协调的基础理论亟待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