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框架研究丨中国工程科学( 四 )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科学发展原则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 积极稳妥推进转型 。
①问题导向 , 即抓住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 兼顾当前困难与长远挑战 , 通过系统重构、技术与体制机制创新来突破新能源发展瓶颈 。
②目标导向 , 即以按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使命 , 选择适宜的技术路线 , “倒排”发展路径 , 兼顾转型过程中能源电力安全 。
③科学发展 , 即充分考虑能源电力行业资产、资金、技术密集 , 路径依赖较强的特点 , 切实体现电力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规律 , 保持渐进过渡式转型发展 。
(三)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思路
基于以上构建原则 , 研判未来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形态 , 塑造适应全新电力生产结构的网络形态和平衡模式 , 在空间、时间上匹配电力供给与需求 , 据此设计技术可行、成本适当的发展路径 。
1. 技术形态
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 , 电力系统仍将以交流电技术为主导 , 主要原因有:一是当前全国电力系统资产规模超过16 万亿元 , 90% 的在运煤电装机容量投产不满20 a , 庞大的存量系统仍以交流电技术为基础 , 不可能“急刹车”“急转弯”;二是未来火电、水电、核电等同步电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的占比均在不断下降 , 但仍占据相当的比例(见图1) , 如到2060 年同步电源预计仍占据装机容量的25%、发电量的44% , 主要以“大开机、小出力”方式运行(出力占比可达79%) , 为电力系统提供必要的调节与支撑 。因此 , 未来的电力系统必将在传承中发展 , 长期保持以交流电为基础的技术形态 , 基本原理、技术要求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交流电网仍是电力系统的网架基础 , 各类电源直接或间接以交流电技术并入电网 。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框架研究丨中国工程科学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1 同步电源装机及发电量占比的变化趋势
2. 网络形态
一是以交直流互联为大电网主干 。我国能源资源与需求逆向分布的基本国情 , 新能源出力的随机性、强时空相关性 , 都决定了近期交直流互联大电网仍需扩大规模才能满足远距离大规模输电、新能源跨省/ 跨区消纳平衡的需求 。
二是多种组网形式并存 。交流电力系统需要同步电源的支撑 , 难以适应新能源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大量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等局部场景;应鼓励发展分布式微网、纯直流电力系统等多种组网技术 , 因地制宜选择技术路线 。
3. 平衡形态
力求以储能为媒介逐步实现发用电解耦 。当前电力系统的实时平衡依赖出力可调的常规电源 , 而新型电力系统将以出力不可调节的新能源发电为主体 , 发电侧调节能力显著下降;需要通过需求响应、多能互补等方式充分挖掘负荷侧的调节能力 , 同步开发能够与电能高效双向转换并可大量、长期存储的二次能源(储能) , 使“发–用”实时平衡变为“发–储–用”实时平衡 。
4. 发展路径
循序渐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能源电力行业技术资金密集 , 已形成的庞大存量资产不可能“推倒重来” , 适宜采取渐进过渡式发展方式 。在近期 , 新能源快速发展的需求较为迫切 , 亟需成熟、经济、有效的技术与产品方案来应对相应挑战 。着眼远期 , 当前电力系统的物质基础、技术基础难以匹配新型电力系统的需求 , 应在大规模储能、高效电氢转换、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纯直流组网等颠覆性技术方面尽快取得突破;不同的技术将导向不同的电力系统形态 , 未来发展路径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为此 , 近期应重点挖掘成熟技术的潜力 , 支撑新能源快速发展 , 同步开展颠覆性技术攻关;远期在颠覆性技术取得突破后 , 推动电力系统逐步向适应颠覆性技术的新形态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