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海人·上海话·上海神话


上海·上海人·上海话·上海神话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上海·上海人·上海话·上海神话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李勤余
《爱情神话》上映后的口碑是两极化的 。包邮区的观众对本片的喜爱毋庸置疑 , 尤其是大家已经很久没有在大荧幕上看到过如此生动的上海风情画了 , 自然倍感亲切 。
然而 , 也有相当一部分观众对本片不感冒 , 最大的理由当然是占90%以上篇幅的沪语对白 。有网友吐槽 , 《爱情神话》确实是个“神话” , 听不懂上海话 , 只好全身心投入到对字幕的关注上 , 结果连笑点都get不到了!
一个略显残酷的现实是:在中国方言电影全面崛起的当下 , 沪语的影视剧却在大衰退 , 而这一趋势 , 即使是大热的《爱情神话》恐怕也无法阻挡 。
方言电影被热捧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自2006年《疯狂的石头》上映开始 , 方言在中国电影里的比重稳步上升 。当下甚至有了一种说法:是不是好片 , 先要看里头有没有方言 。
此言夸张 , 但不是一点儿道理也没有 。《无名之辈》里全身瘫痪的任素汐用自己的毒舌把两个低配悍匪骂得狗血淋头、晕头转向 。试想 , 如果从她嘴里吐出来的不是“憨皮” , 而是“傻瓜”“笨蛋” , 是不是就失去了浓郁的讥讽意味?同样 , 《受益人》里的大鹏如果不是把“婆娘”“晓得”这些重庆方言挂在嘴边 , 又怎能凸显其不修边幅、穷困潦倒的小人物形象呢?
我们可以将方言在中国电影中的崛起视作一种美学——用方言解构权威与理性表达 , 解构个人与集体的边界 , 进而展现“底层叙事”和“乡土意识” 。
但方言的意义又不止于此 。“第五代”早就拾起了方言 , 但那些电影庄严的形式却与它们所处时代的具体经验相距甚远 。因此 , 以贾樟柯为代表的新一代导演更希望通过方言来实现“回到现场” 。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的电影想建立新的“准则” , 那么贾樟柯们的电影则让观众感到保持一切事物完好无损的不可能 。就好像《三峡好人》里被拆除的古城 , 《站台》里消失的剧团 , 还有许多中国文艺电影里无所适从的小人物 。方言倔强的存在 , 反衬出的是正在消逝的无形之物:梦想、安全感、归属感、方向感……
毋宁说 , 各色人物在电影里操持的方言 , 将当代中国城市繁华的表面与更幽暗的“个人叙事”联系在了一起 , 体现出了始终在“变”的世界给“不变”的个体生活带来的困惑与迷茫 。
而这一切 , 恰恰是沪语影视剧最欠缺的地方 。
沪语影视剧的“硬伤”
有意思的是 , 贾樟柯的《山河故人》中有一段 , 张到乐与上海的后妈通话 , 用的就是沪语 。然而 , 片中的上海话貌似流利 , 硬伤却实在太明显 。这不是偶然现象 , 近年来的影视剧作品 , 但凡涉及到沪语 , 都给人一种“不贴”“牵强”之感 , 且不论发音错误 , 就是说话的腔调和方式 , 也很做作 。
为什么呢?制作层面当然难辞其咎 , 但更根本的原因是 , 影视剧中的上海和上海话已经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 。这个问题不是刚刚出现的 , 事实上 , 它早就埋在了沪语影视曾经的“辉煌”里 。
1994年上映 , 由潘虹主演的《股疯》 , 堪称沪语电影中的经典 , 但电影为了突出大众炒股时的癫狂 , 把上海市民描绘成了彻彻底底的“市侩” , 过于夸张的形象脱离了现实生活 。
同样 , 《孽债》《夺子战争》等早期沪语电视剧也把城市摆到了与传统乡愁对立的位置上 。从农村插队落户回到城市 , 一切就都“变”了;为了争取世俗利益 , 可以不讲感情、不讲道德 。于是 , 上海又成了“没有人情味”“唯利是图”的代名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