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海人·上海话·上海神话( 二 )


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的沪语影视恰好可以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相互映衬 , 还能表现剧烈社会变动下都市生活的复杂性 , 那么把目光转向当下 , 沪语影视中的“上海” , 则正变得越来越扁平化、单调化 。凡是在影视剧中讲沪语的丈母娘必是势利的;讲沪语的丈夫必是懦弱的;讲沪语的女性必是自私的 。与其说这是某种“地域歧视” , 不如说是集体潜意识中对当代都市文明的误解和拒斥 。
《爱情神话》也不能免俗 。老白靠收房租就能维持生计 , 李小姐是广告公司的制片 , 格洛瑞亚则有钱有闲、老公失踪……这群中年男女的共通点就是 , 不愁生计 , 可以享受爱情 。嘴里谈的是费里尼的电影 , 回忆的是与索菲亚·罗兰的风流故事 , 就连街边的鞋匠都三句不离阿姆斯特朗和哲学……所以 , 让部分观众感到隔阂的 , 可能不只是沪语 , 还有沪语影视作品与个人体验的距离 。
拿什么拯救你 , 沪语影视?
《爱情神话》中有一个颇值得玩味的细节 。老白和挚友老乌照例到街边喝咖啡(这又是一种“小资”的隐喻) , 一个操着苏北口音的保安迅速出现 , 要求老乌把自行车移到别处 。老乌几番交涉未果 , 最终只好“认输” 。
临了 , 他还不甘心地嘟囔起来:“侬都不晓得 , 我们是这里的主人 , 还是客人 。”老白在一边开导他 , “有啥啦 , 往上数三代 , 统统是这里的客人 。”这个桥段可解释为“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 , 也可以被视作话语权的“交替” 。换言之 , 对现代都市文明的阐释权 , 早就不在沪语手中 。
由此不难理解 , 同样是难懂的方言 , 粤语影视剧的生命力为何依然旺盛 。它们仍然是“洋气”的异世界的最佳代言人 , 更重要的是 , 大多数人不可能亲身去验证这一点 。而沪语影视作品和真实生活之间的落差 , 却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 。
为什么选择黄明昊出演徐峥的儿子 , 开始我很不理解 , 从片中的表现看 , 他明显不会说沪语 。但这又恰恰是当下上海及沪语的真实处境——不仅会说沪语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 而且上海味道不断稀释化的时代趋势 , 也无法阻挡 。
或许正因如此 , 周野芒老师扮演的沪上“白相人”(爱玩的人)老乌 , 才不得不“死” 。因为 , 留给这类“老克勒”(兼具现代意识和绅士风范的老上海人)的生存空间 , 确实越来越逼仄了 。
沪语影视作品就不能“接地气”?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电影末尾 , 张芝华扮演的母亲要求老白把房本名字改成孙子的 , 因为担心老白和李小姐结婚后 , 影响到财产权的继承 。其实她想多了 , 《爱情神话》里的男男女女都在制造“爱情神话” , 并无意进入世俗生活 。
然而 , 全国中年人的日子 , 本来都是一地鸡毛 , 上海也不例外 。市中心的一个亭子间 , 就能在多少家庭里掀起“腥风血雨” 。当然 , 本片志不在此 , 只是用戏谑和幽默的语调一笔带过 , 一心想着让观众尽快回到“爱情神话” , 照亮平凡而琐碎的人生 。
老白和他的朋友们一边看费里尼的《爱情神话》 , 一边接力擦护手霜 , 分享蝴蝶酥点心 。很多人说 , 这一幕实在“太上海”了!但是 , 到底什么是上海?什么是当代中国大都市的生活?这又不是光靠沪语对白就能回答得上来的 。
说到这里 , 我又为胡歌说着一口字正腔圆普通话的电视剧《繁花》感到了深深的担忧 。
【上海·上海人·上海话·上海神话】来源: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