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虚:我们和我们存在的空间( 二 )


自从数字创意产业兴起以来 , 数字技术不断融入文化空间设计中来 , 设计者为了获得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 也在文化空间功能完备的基础上不断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感官刺激 , 获得了更奇妙的空间体验 。
视觉的基本特征是进行主动选取 , 空间环境中不断变化着的事物对视觉更具有吸引力 。文化空间的设计和打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就是借助视觉叙事设计向参观者讲故事 。除视觉外 , 人们也通过其他感官来接收外界环境和感知世界 , 并从中获得愉悦 。声音在空间中的反射和吸收会直接影响人们对给定空间的生理反应 , 帮助主体营造出整体的文化场所 。嗅觉给人带来的印象在记忆中保存的时间是最持久的 , 一种特殊的气味可以使人们重新进入一个已经从视觉记忆中抹去的空间场所 。多感官综合设计的运用 , 突破了以视觉要素整合为中心的局限 , 开始重视由两种及以上不同感觉经验的沟通、挪移、融合而形成的综合感受 。
实·虚文化空间:数字技术刷新想象空间
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不断转变,大众传播媒介随之更新 。虚拟现实技术和数字信息多媒体的交互方式使文化空间发生了根本性的革新 。
——交互空间:人工智能实现隔空交互体验 。数字技术正逐步通过改变感知方式来影响人们的思维习惯 。未来的空间界面如同手机或者电脑的屏幕,可以通过语言、指纹、触摸、脉搏、眼球等识别来实现空间交互,甚至可以打破传统计算机的封闭式互动,隔空通过身体的相应动作来操控和感应空间界面,解锁各种“超现实”场景 。
VR的智能技术可以打造一年四季、白天黑夜、刮风下雨、艳阳高照等天气变换系统 , 让人在虚拟场景中体验空间相应天气的环境变化 。人工智能多样化的交互功能可以在一个虚拟场景中以低成本的方式实现用户对产品的浏览,用户可以自主对产品实现多样化搭配、整体化定制,对空间格局、装修风格甚至地面、壁纸、吊顶、内部产品设施的颜色等细节进行DIY设计 。
——动态空间:数字影像推动空间由静至动 。数字化极大促进了文化展示空间的形态学进步 。2019年元宵节期间,故宫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的展示 , 运用数字虚拟影像、数字投影、互动捕捉等技术,对太和门建筑主体及汉白玉台阶实现精准对位投影 。一幕幕光影对比,使古建筑在夜间产生自然的立体感,静态的古建筑似乎流动起来,组成了创新的文化动态体验空间 。
——沉浸式空间:虚拟现实丰富空间表现内容 。虚拟现实所表现出来的艺术设计形态,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模拟真实的空间存在,丰富空间的表现内容 。人们可以在艺术馆、博物馆、画廊等公共文化场所直接接触到虚拟古迹,在虚拟意境下构建起一个人为的时空境界,延展时间和空间的长度与广度,达到沉浸式的体验感受 。
虚拟现实所表现出来的艺术设计形态 , 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 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真实的空间存在 , 丰富空间的表现内容 。人们亦可以在艺术馆、博物馆、画廊等公共文化场所直接接触到虚拟古迹 , 在虚拟意境下 , 人们通过联想构建起一个以人为本的时空境界 , 改变时间和空间的长度与广度 , 达到虚拟现实的表现效果 , 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体验感受 。
随着数字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 虚拟社区、虚拟城市的设计将成为未来规划、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主体体验为中心的实践正在拉开序幕 , 空间设计的灵感在体验的过程中正在不断被检验和完善 , 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融合 , 可望形成新的物质观、时空观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设计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