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栋:“一到钢厂,就有回家的感觉”(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王国栋:“一到钢厂,就有回家的感觉”(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王国栋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资料照片

王国栋:“一到钢厂,就有回家的感觉”(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王国栋在介绍实验室研制的钢材轧制中试装备 。资料照片
人物名片
王国栋:1942年生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东北大学教授 , 我国著名的金属压力加工专家 。从教40多年来 , 他领衔研发的超级钢、“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等攻克了高端钢铁领域的关键难题 , 助推我国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
王国栋并不喜欢别人给他赋予太多头衔 , 他认为:“做人 , 就要脚踏实地 。”
奔腾的钢花日夜飞溅 , 雄伟的轧机阵阵轰鸣……这是王国栋最喜欢也最熟悉的场景 。挺起民族钢铁的“脊梁” , 让“国之重器”不再受制于人 , 王国栋情愿为此奋斗一生!
“在车间没日没夜地干活 , 草图都画了好几本”
案头上的日历 , 记录了这位80岁老院士的忙碌:每年 , 约有一半时间在一线奔波 , 参加项目论证 , 交流技术方案 , 推动新技术落地……王国栋说:“一到钢厂 , 就有回家的感觉 。”
在鞍山成长的王国栋 , “钢铁情结”融在骨子里 。1950年 , 8岁的王国栋随父母来到鞍山 。那时他耳闻目睹的都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工地、捷报频传的建设项目、顶天立地的钢铁工人……
“老英雄孟泰 , 王崇伦和万能工具胎 , 张明山和反围盘 , 我是听着他们的事迹长大的 。”王国栋说 。为了学习喜爱的专业 , 大学填报志愿时 , 他填报了东北工学院钢铁冶金系钢铁压力加工专业 。
“那时候 , 我可以如数家珍地把初轧机、半连续轧机、轨梁轧机介绍给亲戚朋友 , 告诉他们巨大的钢锭怎样变成钢坯 , 实心的钢棒怎样会在穿孔机里变成无缝的钢管 。”多年后 , 王国栋回忆起青春岁月 , 心中无限眷恋 。
毕业后 , 王国栋被分配到鞍钢小型厂 。在那儿 , 他度过了10个年头 。小型厂生产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 。他从车间的基础性工作做起 , 和师傅们一起夹钳、换辊……
当时 , 工厂生产解放汽车和黄河汽车前桥的毛坯 。由于没有喂入装置 , 轧件不能点咬入轧辊 , 造成头尾部形成两段不完整的周期 , 成材率最多不过75% , 原料浪费极大 。王国栋主动请缨 , 连续翻译了多篇外文文献 , 并与3位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工人组成技术革新组 , 进行技术攻关 。
“记不清失败多少回 。在车间没日没夜地干活 , 草图都画了好几本 , 总算实现了轧件送入装置与轧机传动系统的联动 , 保证了成材率 。”说起这一段 , 王国栋脸上露出了笑容 。
鞍钢10年的基层生活 , 让王国栋认识了中国的钢铁、钢铁工人和钢铁工业 。“小型厂的艰苦环境、小型厂师傅们眼中的期盼 , 成为一种强大的驱动力 , 让我知道肩上的责任有多重!”王国栋说 。
1978年10月 , 王国栋考入北京钢铁研究总院 , 成为著名轧钢专家张树堂教授的硕士研究生 。毕业后 , 王国栋回到母校东北工学院任教 。
“当我们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时候 , 科研成果就快要出来了”
钢铁 , 大国筋骨 。10年钢铁行业磨砺 , 让王国栋有了更深远的认识:“我们需要寻求新的加工工艺 , 既要大幅提高钢铁材料性能 , 延长使用寿命 , 又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回收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