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栋:“一到钢厂,就有回家的感觉”(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二 )


1998年 , 在国家“973”计划的支持下 , 王国栋团队开始了“轧制过程中实现晶粒细化的基础研究”课题 。经过多次试验表明 , 细化晶粒会明显提高屈服强度 , 这对材料的塑性是十分不利的 。在当时条件下 , 加工制造难度也很大 。
“要将研究重点定位在能够实现的目标上 , 于是我们提出了晶粒适度细化的概念 。”王国栋说 。
思路一变天地阔 。王国栋和课题组成员长期驻扎工厂一线 , 在实验室实验、分析、计算 , 在现场调研、座谈、制定实验方案 。
“当我们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时候 , 科研成果就快要出来了!”回忆那段岁月 , 王国栋不觉得苦 , 因为他隐约看见隧道前的光亮 。
然而 , 更大的困难是怎样将实验室的研究结果在工业化轧机上实现 。通过调研 , 王国栋了解到宝钢的2050热连轧机是当时我国唯一一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热轧宽带轧机 。课题组成员已经在宝钢工作10余年 , 对轧机从硬件设备到计算机系统 , 都有透彻的了解 。经过周密的论证和风险分析 , 各方专家统一结论:批准实验!
1999年9月 , 在宝钢2050热连轧机上进行了SS400钢细化晶粒的现场轧制实验 ,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工业化的轧机轧制超级钢的实验 。当试验机显示出材料合格的力学性能指标时 , 课题组的同志和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欢呼雀跃 , 紧紧拥抱在一起 。
超级钢诞生了!
超级钢的应用 , 有效降低了资源消耗 , 每年至少为国家节省数亿元开支 。但王国栋总说 , “超级钢只是材料革命浪潮里的一朵涟漪 , 把这一页翻过去吧!往前看 , 那才是波涛汹涌的大海!”
从2012年申报组建 , 到2015年正式运营 , 年逾七十的王国栋再次担负起了“2011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重任 。981钻井平台、观音岩大型电站、新一代舰船、南海荔湾深海油气田厚壁管线、驰骋北冰洋的高技术船舶、“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全球首堆示范项目……这些光彩夺目的“国之重器” , 凝聚着王国栋团队的心血 , 更是他们心中的骄傲 。
“年轻人创造力无限 , 要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 把成果镌刻在祖国的钢铁生产线上 。”这句话是王国栋的座右铭 。他总是勉励学生 , 科研人员要有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 , 争取项目不忽悠、不夸口 , 支出经费不旁骛、不浪费 , 勇于自主创新 , 为国家钢铁领域科技自立自强做贡献 。
谈起学生 , 王国栋很是欣慰:“学生是我‘年轻的战友’ , 他们正在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路上努力 。”
王国栋对学生们有一个要求:“不学千家会 , 只求一招绝” , 要用自己的“绝招”服务钢铁行业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 王国栋将年轻人“投放”到生产一线 , 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
宝钢建设1580热连轧机项目中 , 王国栋为年轻人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在这台当代先进的轧机安装调试阶段 , 王国栋安排年轻教师、研究生深入一线 。日日夜夜 , 他们穿着工作服 , 调试投产改进 , 与宝钢人一起奋斗……
一开始 , 宝钢也不确信学生们能否攻克难关 , 王国栋却充满信心:“年轻人创造力无限 , 要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
一年多后 , 学生们掌握了技术的精髓 , 不仅实现了废品量降低30%的目标 , 还超额完成任务 , 使废品量降低到50% 。毕业后 , 参与攻关项目的学生都留在了宝钢 , 成了企业年轻的业务骨干 。
刘振宇是王国栋团队的中生代力量 。他带领的团队与宝钢鞍钢合作 , 开发出绿色钢铁智能化制造技术 , 有效解决了当前钢铁企业规模化生产和用户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