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祥”事成——首位植入国产生物可吸收支架患者术后八年

本文转自:齐鲁壹点
心“祥”事成——首位植入国产生物可吸收支架患者术后八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桌翻滚的火锅 , 在生日歌的欢快bgm中沸腾着 。
“过生日又长了一岁了 , 你有啥愿望?”
“考个好大学!”
东北汉子邓龙威正享受着他的美好时刻——一家四口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庆祝儿子的生日 。
心“祥”事成——首位植入国产生物可吸收支架患者术后八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这个普通而又温馨的冬日 , 家人围坐 , 儿女在侧 , 邓龙威的幸福感 , 就像面前滚开的火锅一样滋滋冒泡 。
时间退回到八年前 , 我们的男主角邓龙威刚过而立之年 , 却一只脚踏在了生死边缘 。
邓龙威是一位跑长途的货车司机 , 几乎每天都工作到半夜十一二点 。长期高强度工作和过量吸烟 , 2013年 , 年仅30岁的邓龙威心脏病发 。年纪轻轻 , 孩子尚幼 , 顶梁柱突遇不测 , 让这个家陷入黑暗 。
心“祥”事成——首位植入国产生物可吸收支架患者术后八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不幸中的万幸 , 邓龙威遇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医护团队 。
“医生就讲 , 他这个年龄很适合做可吸收支架 。”回想手术时的情形 , 邓龙威的妻子感慨万千 。
邓龙威病情需要做心脏支架手术 。而当时 , 临床99.9%的患者使用的是第三代金属药物支架 , 主要材料是钴铬合金、不锈钢 , 这些材料可以把狭窄的血管支撑起来 , 但一旦进入人体就要终身携带 。
邓龙威当年仅30岁 , 如果植入金属支架 , 就意味着 , 今后他需要终生服用排异药物 。
邓龙威决定尝试植入生物可吸收心脏支架 。
心“祥”事成——首位植入国产生物可吸收支架患者术后八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和第三代金属药物支架相比 , 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人体 , 经过3年时间 , 整个支架完全可以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 体内不再有异物 , 血管的弹性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而且 , 可吸收支架可以重复置入支架进行治疗 。
邓龙威采用的生物可吸收心脏支架 , 是由威高介入医疗集团子公司山东华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建带领研发团队 , 和葛均波院士团队突破了关键技术壁垒研发而成的生物可吸收支架 。
这款名叫“Xinsorb心祥”的支架 , 是我国第一个自主研发的完全可吸收支架 , 其基体材料是种“会自己消失”的神奇环保材料 , 其性能与当时市场上主流金属药物支架相似 。
心“祥”事成——首位植入国产生物可吸收支架患者术后八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中山医院 , 葛均波院士亲自完成了生物可吸收支架人体探索性研究支架植入手术 , 30位受试者经过180天的冠脉造影复查后 , 无一例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症状 。
葛均波院士介绍 , 他们的研究对这种新材料心脏支架有着非常精密的要求 。其植入体内后的降解速度 , 有特定的时限 。“为什么要一定时间来降解?我们要利用支架的支撑力 , 降解快了 , 血管还没长好 , 就塌下来了 , 那也不行 。”
邓龙威幸运地成为这种新一代支架的第一位受益者 。2013年9月5日 , 葛均波院士亲自为他做了Xinsorb心祥支架植入手术 , 使血管“再通”变为“再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