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中的“伤痕文学”是否值得同情?

梁晓声的代表作《人世间》拍成电视剧 , 是不是意味着【伤恨文学】将扫入历史的故纸堆?
《人世间》中的“伤痕文学”是否值得同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故纸堆
“城二代”周秉昆过着似乎不堪的人生:
没有继承他老爸稳定的公家工作 , 没法享受三线建设带来的荣耀和福利;
没有像他的哥哥周秉义那样获得一官半职 , 越升越高;
《人世间》中的“伤痕文学”是否值得同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没有如他的姐姐周蓉那样 , 活得自我、活得有理想、有信念 。
《人世间》中的“伤痕文学”是否值得同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他这种城市生活 , 比起同年代那些吃不饱肚子 , 只能吃树皮、麸糠 , 聊以充饥的农村人来说 , 简直是天堂般的生活 。
“伤痕文学”片面地突出一小撮、一小片人的苦情 , 来换取读者和观众的眼泪、同情 , 却忽略了更多大众化的民众生活和真正最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人世间》中的“伤痕文学”是否值得同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谁知道榆树皮怎么吃吗?今年吃完榆树皮 , 明年怎么办?谁知道“在生产队工作的姑姑靠着每天生吞许多黄豆 , 回到家中再呕吐出来 , 喂饱家里的孩子” , 那是怎样的感受?(莫言小说中的情节)谁知道一家人只有一床棉、一条裤子的生活状态吗?谁出门谁穿裤子 , 其他人只能窝在被窝里 。
【《人世间》中的“伤痕文学”是否值得同情?】论生活的悲惨 , 剧中周家的生活显得太光鲜!他们还有建设兵团周秉义每月固定的工资支援;他们还有粮票;他们还有周志刚固定的收入、津贴……
《人世间》中的“伤痕文学”是否值得同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人世间》中的“伤痕文学”是否值得同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人世间》中的“伤痕文学”是否值得同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周家的三兄妹是为了不负年华、不负人生 , 而同样年代生活在温饱边沿的人们 , 却想着如何能够活下去!
《人世间》中的“伤痕文学”是否值得同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因为他们的阶层不一样 。
《人世间》中的“伤痕文学”是否值得同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工农兵 , 哪个阶层人数最多 , 哪个阶层的矛盾就是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 这是历史的必然 。
城乡差别、城乡发展的不平衡 , 就是当时最大的社会矛盾 。可惜《人世间》并没有抓住这一点 , 不然剧情和作品更能接地气 , 更能够反映中国真正的最大群体的原生态生活 。
《人世间》中的“伤痕文学”是否值得同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原生态
相对而言 , 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的作品 , 更能够反映当时底层的原生态生活 。
有很多人对莫言获奖嫉妒 , 甚至嫉恨 , 但从作品体现的故事中 , 就可以看出这些作家水平和差距 。
多说无益 , 这里不作展开 。
上山下乡、知青返城 , 他们可以回城务工 , 从此过上按劳分配的精彩人生 , 而贫瘠的土地依然贫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