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奥导演”张艺谋解读开幕式:展现文化自信,传统与未来的交融
本文转自:BRTV新闻
2月4日晚 , 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中国的“鸟巢” 。作为首位双奥开闭幕式总导演 , 张艺谋再次与他的团队一起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空灵、浪漫与唯美 , 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简约之美与科技之美在这场盛会中完美结合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月4日晚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 。新华社采访人员 杨磊 摄
传统与未来的交融
事实上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创意工作开始于两年半前 , 经过不断地尝试、打磨后 , 才最终确定了既有中国文化的内涵又充满科技含量的现代艺术表现形式 。
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的呈现方式是开幕式的“重头戏” , 也是全世界导演比拼创意的“主战场” 。在张艺谋的眼中 , 将五环呈现与代表团入场环节通过巧妙的设计“无缝衔接”是整场开幕式中他最满意的部分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月4日晚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 。新华社采访人员 孟永民 摄
张艺谋说 , 让所有的代表团、参赛运动员走过巨大的“冰五环” , 通过“中国门”进场是一个伟大的时刻 , “这体现了中国人宽广的胸怀 , 向世界敞开门窗 , 欢迎世界各国的运动员来中国做客 。”
如果说 ,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浓缩了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缩影 , 那么 , 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开幕式则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化解到了细节之处 。节气、中国结、生肖等中国元素蕴藏其中 。例如 , “中国门”的门窗图案设计汲取了中国东西南北各地文化的精华 , 整个过程中 , 传统门窗文样变化了数十次 。
既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中国美学概念 , 又有人工智能、机器视觉、5G等最新的科技成果的呈现 , 传统与未来在这一刻交织在了一起 。
从“我”到“我们”
在张艺谋看来 , 从2008到2022 , 开幕式的内核实现了从“我”到“我们”的升级 。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 注重的是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 而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则是讲全人类共有的精神和理念 , 构建人类共同体的伟大主题 。这既呼应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 , 又与新加入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团结”高度契合 。
“世界的雪花汇聚在中国” , 张艺谋解释 , “雪花”的概念从倒计时开始就制作了铺垫 , 引导员穿着由冰雪图案的服装 , 高举一朵雪花入场 。每一朵雪花代表一个国家和地区 , 世界各地的雪花汇聚到北京成为一朵最璀璨的雪花 , 并最终成为本届冬奥会最独特的火炬 , 所有参赛的国家和地区的名字全部留在了上面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月4日晚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现场 。新华社采访人员 曹灿 摄
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 , 强调“我们”的概念更多了一层现实意义 。
张艺谋说 , “整个筹备过程最大的难度在于国际团队间的沟通与合作 。在很多层面上 , 就像拍电影一样 , 其实是要跟OBS(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所有的转播团队进行最细节的沟通 , 方方面面的试验 , 各种环节、大小事情 , 要确保转播成功 。”
“2008年不敢想的尝试”
再次担当重任 , 张艺谋做了很多“2008年不敢想的尝试 。”比如 , 在开幕式的暖场环节打破常规 , 取消了主持人 , 强调“人民性” , 全部启用群众表演呈现 。从5岁的小朋友到大中小学生再到70多岁的老年模特队 , 彻底地让普通人走上这个舞台 , “热场表演没有任何明星 , 也没有专业人员 , 就是百姓们喜闻乐见的中国式广场舞 。大家为什么想要跳舞?因为日子好了 , 脱贫了 , 致富了 , 生活幸福才会载歌载舞 。”张艺谋说 。
- 张艺谋2022年冬奥开幕式设计一脸严肃,网友:不愧是“国师”
- 易烊千玺贺岁电影催泪?我却被他的“深圳式怼人”征服了!
- “小龙女”吴卓林:我的人生依旧是个悲剧
- 赵英俊病逝周年,生前未婚妻“张生气”发文缅怀
- 随手拍都能称霸朋友圈,记者带你打卡贵阳都市里的“文艺避风港”
- “双奥”导演张艺谋的一天:我们不能浪费,每一秒都不能浪费
- 排练46次 总时长达427小时 北二外8名外籍师生参演“致敬人民”
- 和“村花”一起看这场已经举办36年的“村晚”
- 专访丨张艺谋:主火炬的点燃方式是“一叶知秋”
- “谋”话开幕式:不一样!全世界都等着看到底有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