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再相逢,为什么张艺谋最爱开幕式这个“点火”环节

本文转自:上观摘要:张艺谋说 , 他最喜欢的是最后的点火仪式 , 表达了“火”最初对于人类的意义:生生不息 , 永远传承 。
北京再相逢,为什么张艺谋最爱开幕式这个“点火”环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朵雪花 , 飘向鸟巢 , 见证了中国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浪漫相约 。2008年 , 盛夏的北京奉献给世人一场气势恢宏的奥运会开幕式;4日晚上 , 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奥会在鸟巢拉开帷幕 , 奥运之火熊熊燃起 , 世界再次进入奥林匹克时间 。
2月4日的鸟巢 , 寒风已使气温降至零下 , 但现场的数万名观众 , 依然能感受到阵阵暖意 。这是因为 , 北京冬奥会组委会向观众发放包含帽子、防风衣、毛毯、暖宝宝等在内的“御寒大礼包”;更因为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向全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和有关融合、和谐、温暖的大国理念 。
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说 , 他最喜欢的是开幕式最后的点火仪式 , 虽然出乎意料 , 却表达了“火”最初对于人类的意义:生生不息 , 永远传承 。
中国文化娓娓道来
和14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不同 , 这一次虽然不穿古装、不讲5000年的故事 , 但是冬奥会开幕式的每一分钟 , 体现的都是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哲学思想 , 是更深层次的文化自信 。
北京再相逢,为什么张艺谋最爱开幕式这个“点火”环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开启倒计时 , 最终定格在万物复苏的“立春” 。此后 , 黄河之水自天上来 , 冲决而出 , 携来蓬勃生机 , 落地凝为本次开幕式的重要元素——皎洁冰雪 。
一滴水变成冰 。一滴冰蓝色的水墨从天而降 , 幻化为黄河之水 , 倾泻而下 。整个画面的意境 , 来自中国古老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 , 这是对中国母亲河的浪漫想象和赞美 。翻腾的浪涛最终凝结为一片晶莹剔透的冰雪天地 , 也好像是凝固了时光 。
这次开幕式的各代表团的出场顺序也别出心裁:采用汉字笔画顺序 , 引导牌远看是晶莹剔透的雪花 , 近观则由一个个中国结构成 , 轻盈与温厚并存 , 彰显中国蕴藉、平衡的细节美学 。
和谐地球融为一体
一起向未来 , 是本次开幕式的主题 。开幕式每一个细节 , 都将这个理念诉说 。
“黄河水”倾泻而下 , 滚滚而来 。随后 , 河水慢慢冰冻 , 变成一片冰的世界 。聚集在场地上 , 随后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冰立方 。
随后激光刻刀开始雕刻 , 每届冬奥会的举办地陆续出现 , 激光刻刀继续雕刻 , 以激光雕刻回顾了24届冬奥会的会徽 , 随后冰雪消融 , 五个冰雕雕出的五环缓缓“破冰”出现 , 令人震撼 , 最终定格在了2022北京冬奥会 , 随后一个冰雪五环从冰立方中破冰而出!“破冰”寓意着打破隔阂、互相走近 , 大家融为一体 。
北京再相逢,为什么张艺谋最爱开幕式这个“点火”环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各代表团的引导牌也别具一格 , 雪花的花瓣由中国结构成 , 纯净之余 , 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敦厚 。每一个代表团都是一朵雪花 , 而这些和而不同的雪花都将汇成和谐的奥利匹克大家庭 , 浪漫热情的大雪花将永不融化 。
这朵冰雪 , 也兑现了承诺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中国在申办冬奥会时提出的一个愿景 , 如今早已成为现实 。数据显示 , 截至去年10月 , 中国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就达到3.46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