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探访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问计脑科学,助力AI破解难题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新春走基层|探访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问计脑科学,助力AI破解难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新民晚报讯(采访人员 马亚宁)如何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不再被“卡脖子”?虎年新春里 , 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蒲慕明院士时常会深入思考这个问题 。在他看来 , 类脑计算被认为是打开通用人工智能的钥匙 , 也被认为是下一代的人工智能 , “脑科学的基础研究产生的新想法、新发现可以帮助更好地设计人工智能算法 。”
人脑拥有近1000亿个神经元和100万亿个连接 , 是科学中最大的谜团之一 , 也是医学上最大的挑战之一 。为此 , 脑科学研究成为各国科技发展必争的前沿高地 。我国也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上升为国家战略 。去年9月 , 酝酿6年多的“中国脑计划”正式启动 。“基础研究的终极目标 , 除了对自然界外在宇宙的研究 , 还有对人类内在宇宙 , 也就是对人类大脑的研究 。”蒲慕明院士说 。
作为上海首个新型研发机构 , 也是“中国脑”计划重要倡导者和参与者的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 , 成立于2018年 。经过3年多的摸索 , 脑中心正逐步成为上海各个科研单位“脑科学研究”和“类脑研究”的协调单位 , 开研讨会、组织团队 , 推动平台建设 , 建设共享平台 。上海“脑中心”承担着推进脑科学领域创新布局、集聚优势科研力量、探索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使命 , 围绕着研究脑认知的神经原理 , 以及研发脑部重大疾病诊治新手段和脑机智能新技术 , 铺展脑科学研究的“一体两翼” 。
据了解 , 上海“脑中心”已搭建起脑智发育平台、宏介观脑图谱绘制平台、基因点击平台和脑机接口平台 , 前两个主要从宏观和介观层面研究脑、理解脑 , 后两个则为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新一年里 , 脑中心还准备大力推动脑科学的数据协调 , 推动数据的合作共享、统一化、标准化 , 将数据的使用和影响不断扩大 。
【新春走基层|探访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问计脑科学,助力AI破解难题】目前 , 国内的人工智能发展非常迅速 , 在应用层面上世界领先 。但是最原始的算法创新 , 主要使用的都是在国外开源的算法做增量式的改进 。“我们要面向未来 , 对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机器学习的算法 , 尤其是类脑器件等加大研究 , 而这些恰恰是脑科学可以提供的 。”蒲慕明院士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