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职场初体验”:“天问一号”一年练就了什么“绝活”?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天问一号”研制过程(资料图)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 供图
【“火星职场初体验”:“天问一号”一年练就了什么“绝活”?】中新网上海2月10日电 题:“火星职场初体验”:“天问一号”一年练就了什么“绝活”?
采访人员 郑莹莹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个成功软着陆于火星的国家 。天问一号探测器于去年2月10日成功实施制动捕获 , 随后进入环绕火星轨道 , 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 , 就此踏上“火星职场” 。
转眼间 , “天问一号”到火星“上班”一年了 。这一年 , 它在火星上练就了不少“职场技能” 。
“远看”“近瞧”同时运作 与其他国家模式不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副总指挥褚英志在接受中新网采访人员采访时告知 , “天问一号”有个特点是:天上、地面可以实现同时探测;天上有环绕器 , 火星表面有祝融号火星车 , 二者同时工作 , 可以相互对比、相互参考 。
他说 , 其他国家的火星探测是在不同时段“换班” , “即便观测同一处 , 在不同时段可能会产生一些变化 。‘同时探测’模式有望获得更多科学发现 。”
据介绍 , 环绕器已完成了火星部分区域的拍摄 , 目前运行在一个椭圆轨道上 , 最近的地方大概距离火星表面400公里 , 最远的地方距离火星表面1万公里 。祝融号火星车大概走了1.5公里 。
褚英志称 , 二者的“同时探测”模式指的是:比如 , 环绕器对火星全球进行拍摄后 , 感觉有一处发现 , 如果祝融号火星车离得不远 , 就可以开过去看看 , 一个“远看”、一个“近瞧” , 合作予以“双观测” 。
总体上 , “天问一号”到火星的探测任务有二:工程上 , 主要是要实现到达火星、着陆火星以及火星表面巡视探测的技术能力;科学上 , 中国要获取一手的火星科学数据 , 包括给火星全球拍照 , 对火星表面物质成分、火星地形地貌、周边空间环境进行探测等等 。
资深“变轨达人” 换轨道环“拍”火星
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 , 其中 , 着陆巡视器又包括祝融号火星车及进入舱 。
环绕器已是一名资深“变轨达人” , 历经多次轨道调整 。褚英志说 , 着陆火星后 , 环绕器要与祝融号火星车之间保持通信 , 环绕器跟祝融号火星车之间有个“大天线” , 通过“中继方式”将“祝融号”所获取的科学数据“曲线”传回地球 。
但环绕器也不是一直待在“中继轨道” , 在完成阶段任务之后 , 它“升职”了 , 变换轨道来到“遥感轨道” 。
褚英志说 , 目前环绕器大概是8小时绕火星一圈 。在遥感轨道 , 天问一号环绕器不仅可以适当兼顾对“祝融号”的“中继任务” , 还可以对火星全球进行覆盖性探测 , 也就是把整个火星拍下来 。
他说 , 这个“全球拍照” , 与大众可能理解的“转一圈、拍拍全景”不同 , 天问一号环绕器拍的图是一条一条拍的 , 然后逐条拼接在一起 , 还要检查有没有哪些地方没拍到 , 如果碰到图与图之间有“缝” , 还得进行补拍 。
他表示 , 环绕器上有两种分辨率的相机 , 中分辨率的相机负责对火星全球进行拍照 , 高分辨率的相机在前者的基础上 , 深入拍摄一些科学家们感兴趣的区域 , 获取更详实、更清晰的画面 。(完)
- 街道、部门合力“送来”5G信息化工厂
- 37家中外媒体记者“打卡”中关村壹号 体验“冬奥科技”魅力 感受海淀磅礴力量
- 海岱财评|冰墩墩“冰雪奇缘”的商业逻辑
- “在中国同行面前,我们自愧不如!”
- 深紫外LED消毒机器“山西造”,“晋芯守护”北京冬奥会
- 新春走基层 | “单车智能+车路协调” Apollo Park“超前点映”未来出行新体验
- 科创早知道|《济南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完成
- 《人民冰雪·冰雪科技谈》:不惧超低温超强风 5G网络当好冬奥通信保障“尖兵”
- 北京冬奥 廊坊“元素”
- 「“四有”法官」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王素洁:“硬核”多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