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后浪”来袭,海底捞可有还手之力?( 二 )


有海底捞的忠实粉说道:我喜欢的不仅是它的味道 , 更是它的服务 。在等位的过程中你可以去做个美甲 , 擦个皮鞋 , 或者玩个游戏 , 过生日的时候还会贴心的给你送上一碗长寿面 , 服务员们还会举着灯牌为你唱歌 。
火锅“后浪”来袭,海底捞可有还手之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服务是海底捞的立店之本 , 也是流量密码 。
【火锅“后浪”来袭,海底捞可有还手之力?】不过对餐饮行业来说 , 影响品牌口碑的三大因素是口味、服务和性价比 。有专业人士称“超预期的服务在早期可能会带来一定新鲜感 , 但长久来看 , 消费者会更关注口味和性价比 , 海底捞一直以来在口味和产品方面没有特别突出的爆款 。”
海底捞唯一的“痛点”成就了各类新品牌的“爆款”:如巴奴抢占毛肚品类、周师兄力推大刀腰片、捞王为猪肚鸡代言等等 。
火锅“后浪”来袭,海底捞可有还手之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再例如新一代消费者对于吃羊肉这件事 , 光吃羊肉已经无法满足他们了 , 而南方特有的烫皮羊肉火锅成为了一个新的火锅细分赛道 。
火锅“后浪”来袭,海底捞可有还手之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代表品牌洞氮胡记等大多于近两年才开始爆发 , 在长沙等城市拓店极快 , 不仅体验感十足 , 还能尝鲜 。
所有新品牌的战斗力不容小觑 , 按道理来说 , 海底捞在整治内部花时间收缩的过程中 , 一定程度上给了新品牌抢占市场份额的机会 。
我们以巴奴和凑凑为例 , 对比其营业收入 。
某咨询机构数据显示 , 2018年至2020年 , 巴奴营业额增速保持在15%-25%/年 , 2020年营业额为16-18亿元 , 其郑州门店净利率达到15%-20% , 属于行业中高水平 。
凑凑的增长速度更为可观 , 2016年至2020年分别为0.1亿元、1.2亿元、5.6亿元、12亿元、16.9亿元 。
尤其巴奴在一二线城市的表现可圈可点 , 某咨询机构数据显示 , 北京首家巴奴门店客单价为160-180元 , 开业3-4年处于平稳状态 , 且在西安某门店的翻台率高达8+ 。
这是因为巴奴有着川式火锅的特点 , 其受众面更广 , 成瘾性更强 , 而这个品类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海底捞” 。
海底捞虽然也尝试过用隐形利润的模式做“新” , 将一些新奇的、大众不熟悉的新奇商品定价增高 , 但并不及新品牌从一开始就深入人心的独有特征 。
菜品创新、环境创新海底捞都曾试验过 , 但大家好像并不买单 。例如在深圳龙岗万达广场新开的一家海底捞 , 店面整体改用蓝色色调 , 充满科技感的同时又增添了高级感 , 双人/单人卡座不仅有可拉动隔板 , 还有互动屏+全自动锅底制作区 , 虽然是定制门店不打算全国推行 , 但改变环境也可以是海底捞一种门路 。
火锅“后浪”来袭,海底捞可有还手之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稳定了我就冲锋 , 不稳定了我就稳定 , 稳定下来就再冲锋 。”这是海底捞创始人张勇的策略 。
虽亏损、关停 , 但海底捞正在极速恢复健康的平均翻台率 , 持续关注经营业绩不佳门店 , 强化内部管理和考核机制 , 收缩业务扩张 , 产品创新方面的动作也越来越大 。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 , 综合来看 , 这次海底捞的策略可谓“断臂求生” , 应该是比较正确的做法 , 而未来海底捞已没有太大的扩张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