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有这么一群年轻人,用“中国纸本”讲故事...

本文转自:上观
纱网浸入破壁机制作成的纸浆中 , 倾斜着抄起 , 一张手工纸浮现出来 , 等到晾干即可做成灯罩、扇面、屏风、笔记本封面等工艺品 。
在金山区枫泾镇新义村的纸观堂·创意工坊 , 体验者不仅仅能学习抄纸、染纸、传拓、雕版印刷、装裱装订等传统手工艺 , 同时能了解到一张纸是如何从原料到成品的 。
金山有这么一群年轻人,用“中国纸本”讲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金山有这么一群年轻人,用“中国纸本”讲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金山有这么一群年轻人,用“中国纸本”讲故事...】纸观文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是观玄文化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观玄文化集团董事长金沛瑶和她的团队选择了“科技汉纸”这条颇具挑战的探索之路 。在这条路上 , 她们已走了14年 , 不只致敬过往 , 更要将传统工艺带往未来 。
观玄文化集团董事长 金沛瑶
“一本传统汉纸装帧的书静静地摆在那里 , 即便未翻开就使人感受到美 , 其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无声表达 。”
一册册仿古装订的线装书、充满智慧哲理的文字 , 让她在捧读时感受到自己与这个绵延千年的文明之间的深刻联系 。
然而 , 仅在调研阶段她就遭受了打击:从全世界看 , 西式图书的机械化生产已经发展了二百多年 , 成为高度自动化的巨大产业 , 但是在中国 , 汉纸制造、汉纸印刷和汉纸图书的装帧工艺一直停留在手工作坊时代 。
为了打破困局 , 金沛瑶在其观玄文化集团旗下创立纸观文化科技公司 , 组织文化学者、科研人员和工程师成立汉纸文化产业化研发团队 。团队经过近十年努力 , 建立起“汉纸产品数字化生产全流程技术”模型 , 作为技术研发路径的指导总纲领 , 研发出植物纤维分离提取技术、研究汉纸无水制造技术、汉纸可变数据水墨印刷、汉纸图书装帧柔性生产技术;并联合国内软件和设备制造企业生产出全套数字化生产设备 , 构建起“汉纸数字水墨印刷全能工场” , 要将传统汉纸图书的生产从手工作坊时代 , 推进到数字智能化生产时代 。
观玄文化集团董事长 金沛瑶
“保存在非遗里的造纸术是我们的来处 , 但不是终点 。”
在攻克技术难关的同时 , 团队也面对着传统匠人的质疑 。在拜访全国各地非遗造纸传承人的时候 , 团队听到了许多声音 , 很多人不认可汉纸机械制造 , 认为机器制造的汉纸不是汉纸 , 也坚持认为 , 汉纸因其柔软透气的属性也不可能实现机器印刷 。
金山有这么一群年轻人,用“中国纸本”讲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只有用一次次攻关回应质疑 , 鼓舞大家传承发扬 。工业化生产汉纸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 , 造纸原材料的来源保障 , 纯手工制作纸浆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而且高污染 , 为此团队研究实现了纸浆生产的零排放无水生产 。初期在对胶版纸造纸设备进行改造时也遇到大量问题 , 胶版纸造纸设备只适合胶浆 , 不适合汉纸水浆的要求 。不得不对其进行大幅度改装 , 再根据改装定型 , 最后根据实用反馈设计了一套专门用于汉纸生产的设备 。
汉纸柔软、高透气性和高度纯净 , 不适合通用胶印设备印刷 , 甚至连汉纸进入胶印机都实现不了 。为此研发团队避开胶印方式 , 选择当时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数字印刷技术 。公司不得不耗资1800多万元从德国进口设备 , 但进口印刷设备并不适合汉纸印刷 , 软件使用成本、维修服务成本和零配更换成本高昂 。几次尝试在国内定制“平替”零件效果不理想后 , 团队干脆甩开了德国机器 , 寻找国内的机械设计公司 , 为汉纸量身打造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制造的机器和工艺流程 。团队与烟包印刷设备公司合作 , 研发在单色药监码技术基础上开发四色数字喷墨印刷技术 。机器有了、工艺有了、技术也突破了 , 制造出来的全国首套汉纸数字水墨彩色印刷设备 , 直接将设备成本降到了原来的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