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万:用开放式新观念看待多元主体对数据权利的主张

本文转自: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3月11日电 (王玉玲)近日 , 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主办的“人工智能时代数据生态治理研究课题成果发布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熊丙万表示 , 目前关于数据是否需要确权的问题 , 大家的共识程度比较高 , 就是要确权 。同时他也建议 , 用开放式的新观念去看待数据之上多元主体各方的多元权利主张 。
熊丙万:用开放式新观念看待多元主体对数据权利的主张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熊丙万 受访者供图
熊丙万认为 , 把数据经济问题纳入到数字文明大框架分析和讨论 , 是一个很好的视角 , 也是重新认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个视角 。他说 , 数据生态治理是全球各法域当前共同面临的经济和社会议题 , 也是全球学术讨论和公共政策讨论面临的重大问题 。“把这项研究放到国际比较和国际竞争的视角下来讨论 , 显得更为重要 , 面向未来 , 如此讨论不仅解决国内当前关于数据要素市场的促进工作 , 还有机会在国际比较和竞争的大背景下取得先发优势和推动作用 。”
同时 , 熊丙万也说道 , 尽管大量既有研究已经努力尝试建构一套数据财产权的框架结构和体系以及财产权形态的分类 。但也有看法认为 , 数据要素本身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等特点决定了其不需要也难以确权 。由此 , 他们认为采取不正当竞争法上的行为规制手段就可以了 。在这个争议问题上 , 熊丙万认为 , 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和智慧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 , 有助于帮助法学界更好地理解数据确权意味着什么 , 是什么意义上的确权 , 在哪个维度上确定财产性权利 。
熊丙万还说 , 在坚持从法律层面确定数据财产权的大语境下 , 数据确权采用什么样的财产权利结构 , 是采用传统的“所有权”与“用益权”的二分结构 , 还是借用知识产权中的商业秘密规则 , 还是采用“权利束”这样一种更为开放的权利分析框架 , 也是值得共同研究的问题 。他认为 , 一个理想的方案应该是能够系统承载数据之上多元主体的多重权利主张 , 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 , 最好并行不悖 。
【熊丙万:用开放式新观念看待多元主体对数据权利的主张】上述人士指出 , 未来 , 数据交易场所应当是什么样的形态 , 有几个层次 , 以及数据交易场所在数据交易当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 , 到底起到确权的作用 , 或是一般交易信息中介的作用 , 还是技术服务的作用 , 再或者其他信息备案查询的作用 , 这也是很重大的问题 。(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