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原始创新 激发人才活力(科技视点·探访新型研发机构②)( 二 )


“新型研发机构提倡以科学家为中心 , 北京脑科学中心最重要的工作出发点是科学探索 , 怎么有利于科研 , 就怎么去做 。”北京脑科学中心行政副主任张泽工说 。
一切以服务科研为导向
有一流的科研辅助平台 , 灵活的用人机制 , 高效的科研经费使用模式
“在这里建立实验室非常快 , 整个审批建设流程都是为科研工作服务的 。”2021年才回国的研究员白凌 , 主要从事内感觉神经系统的机制及功能研究 。虽然入职只有7个多月 , 白凌的实验室已经初具规模 。“我主要的精力放在怎么搭建实验室、怎么开展实验上 , 一切都非常高效 。”白凌说 。
王同飞也有同感 , 2020年回国的他清晰记得 , 实验室招聘的两名科研助理跟自己是同一天来报到的 。“实验室管理员甚至比我的入职时间还早一个月 , 我回来以后大概一两个星期 , 就正式开展实验了 。”
在这里 , 目前已经建成8个坚持“公共属性”的一流科研辅助平台 , 还有2个正在建设中 。这些辅助平台几乎囊括了脑科学领域最新技术 。在罗敏敏看来 , 这些支撑平台能统一提供便捷的服务 , 避免了科研仪器和人员的冗余 。
“一切以服务科研为导向 。”北京脑科学中心光学影像中心主任郭青春说 , 为研究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和技术支持 , 光学影像中心拥有激光扫描共聚焦正置显微镜、高通量玻片扫描仪等多套先进设备 , 可满足透明化全脑图谱的构建、活体成像、活细胞成像、高通量生物学筛选等实验需求 , 成本大部分由北京脑科学中心承担 , 光学影像中心只收取较低的机时费用 。尽管如此 , 过去一年 , 这里仍收回来机时费用近50万元 。
“这50万元印证了这里的科研活跃度 。”郭青春坦言 , 虽然是科研辅助平台 , 他的团队同样忙碌 , 完全是“跟着科研的节奏走” 。
围着科研转的 , 还有这里灵活的用人机制 。除了面向全球遴选实验室负责人 , 北京脑科学中心还致力于延揽优秀的博士后人才 , 改变国内科研团队长期以研究生为主的局面 。“博士后是通向独立研究员的必由之路 , 从全球看 , 顶尖实验室都是以博士后为主的 。”罗敏敏解释 , “如果实验室一直靠不停换学生来维持运行 , 那么它就很难摆脱实验室负责人的影响 。相反 , 受过较好训练的博士后不仅上手更快 , 也能带来新的思维和技术 , 对实验室的自我创新是很有帮助的 。”
实行“预算+负面清单”的科研经费使用模式 , 为人的创造性服务 , 也是北京脑科学中心创新管理运行机制的重要一环 。罗敏敏介绍:“我们的科研经费用来招人行 , 买仪器也行 , 买科研服务同样可以 , 觉得重要就去做 , 我们给科研人员极大的自由度 。”
白凌认为 , 科研充满不确定性 , 在北京脑科学中心 , 科研经费可以随着研究的变化灵活调整 , 能够避免青年科研人员过早地被“锁定方向” 。
跨学科、跨技术合作出成果
统筹资源优势 , 促进跨学科交叉融合 , 完善协同创新机制
2021年11月 , 2021年度“北脑(青年)学者”入选人员名单出炉 。迄今为止 , 北京脑科学中心已举办两批评选 , 来自中科院、北大、清华等单位的共50位学者入选 。按照共建平台、科研合作等方面的规定 , 北京脑科学中心与这些科学家及其所在单位签订双聘协议 , 促进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
随着脑成像、生物传感、人机交互等新技术不断涌现 , 脑科学正在成为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科学领域 。作为落实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而成立的一家新型研发机构 , 北京脑科学中心实行与国际科研机构接轨的人员聘用制、薪酬灵活化等模式 , 引导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人员以全职、双聘方式参与工作 , 推动人才自由流动 , 统筹发挥首都高校院所、医疗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资源优势 , 促进跨学科交叉融合 , 完善协同创新机制 , 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