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钻石的出现,让“克拉自由”成为可能

培育钻石的出现 , 让“克拉自由”逐渐成为可能 。
网红钻戒品牌DR的母公司迪阿股份上市了 。你或许不了解这家企业 , 但你很可能听说过DR的招牌营销噱头——“男士一生仅能定制一枚DR” 。
DR规定 , 购买求婚钻戒不仅要绑定身份证信息 , 还要签署“真爱协议”指定受赠人 , 此后终生不可再次购买 。通过把钻石与忠贞不渝的爱情承诺绑定在一起 , 将自己送上IPO , DR可能是继“钻石恒久远 , 一颗永流传”之后最会整活的钻戒品牌了 。
培育钻石的出现,让“克拉自由”成为可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Pinterest
不过 , 越来越多爱美的消费者不再被钻戒与爱情的营销概念束缚 , 他们既不等着别人来送 , 也不在乎一生唯一 , 他们希望钻石多多益善 , 他们要实现“克拉自由” 。
培育钻石的出现,让“克拉自由”成为可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源:nytimes
01好看?便宜?成年人选择都要
1947年 , DeBeers推出经典口号“Adiamondisforever” , 成功打动了全球的消费者 。自此之后 , 钻石价格一路走高 , 让消费者们望钻兴叹 。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平价版的钻石替代品 , 比如锆石、莫桑石、人造蓝水晶乃至玻璃 , 但这些替代品终究不是钻石 , 在硬度、纯净度、光泽等方面有所区别 。
直到培育钻石的出现 , “克拉自由”逐渐成为可能 。
培育钻石的出现,让“克拉自由”成为可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生产培育钻石的工厂|图源:ChinaDaily
天然钻石是在地球内部高温高压环境下产生的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 , 在实验室中模拟特殊的环境就能人工制造出钻石 。
事实上 , 早在20世纪中后期 , 人工培育钻石的技术就已经出现了 , 只是因为技术尚不成熟 , 不仅成色不佳 , 成本还高于天然钻石 , 因此难以推向市场 。随着技术的进步 , 近几年来 , 无色钻石的培育技术日趋成熟 , 不仅质量达到宝石级别 , 价格也大幅下降 。贝恩咨询的数据显示 , 以1克拉的G色VS净度钻石为例 , 培育钻石的裸石价格只需要天然钻石的35%左右 , 随着克拉数增大 , 培育钻石的价格优势成指数型增长 。
02悦己?环保?年轻人美出态度
七八年前 , 已经有公司成功生产出高质量的培育钻石 , 但由于市场不认可 , 当时只能以较低的价格混在天然钻石中“鱼目混珠” 。到了今天 , 随着行业规范和消费者观念的改变 , 培育钻石不用再偷偷摸摸 , 反而可以骄傲地大声喊出人造的名号 。
从车厘子自由 , 到鲜花自由、口红自由 , 花样越来越多的“自由”式消费风潮传递出一种新的生活理念 , 即舍得花钱为自己的爱好和信仰充值 , 通过略高但又能支付得起的轻奢消费实现小确幸 , 彰显精致而又洒脱的生活态度 。“克拉自由”正是这种新消费主义东风之下的一个新词汇 。
培育钻石的出现,让“克拉自由”成为可能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源:Pinterest
伴随年轻一代悦己意识的觉醒 , 对钻石的消费需求从秀恩爱、炫富变成了自我表达、自我犒赏 , 购买钻石的目的也不光局限在赠送伴侣、求婚订婚 , 观察电商和社交平台的留言就能发现 , “自己买花自己戴”的消费者比例逐渐上升 。
秉持着“我喜欢的就是好的”的心态 , 很多年轻消费者在购买珠宝首饰时 , 更加注重性价比 , 先看颜值、再看品质、最后看价格 , 天然或培育的钻石 , 在他们心中并没有那么重要 。更何况 , 培育钻石的价格优势又实在是令人难以拒绝——用同样的预算 , 买更大的克拉 , 怎么会不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