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手机成了生意?

为了“戒”手机 , 上大四的王晓慧去年8月在电商平台买了一个“手机隔离盒” 。
远离手机共需四步:打开“手机隔离盒” , 放入手机 , 关闭隔离盒 , 设置锁定时间 。直到计时结束 , 哔哔哔声响起 , 手机才能取出来 。
盒子上 , 有几张醒目的贴纸:“全力以赴”、“滚去学习”、“越努力越幸运” , 这是王晓慧网购时商家赠送的 。买这个手机隔离盒花了一百多块 , 这钱够她吃好几天食堂了 。
戒手机成了生意?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那个夏天 , 王晓慧特别忙:实习、准备秋招、练习英语……明明是最需要乖乖做事的时候 , 王晓慧却难堪地发现 , 自己苹果手机里的“屏幕使用时间”从来没有少于15小时 。而且时间大都花在刷抖音、查热搜、逛豆瓣等闲事上 。
王晓慧并不是一个人 。
根据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联合360集团发布的《中国大安全感知报告(2021)》显示 , 有五成网民想要逃离网络、远离手机 。
豆瓣里创建于2020年的“远离屏幕小组” , 吸引了30000多名组员 , 王晓慧也是其中之一 。网友在这里分享的自己与手机的“斗争”经历:两个月的少用手机计划、打卡21天记录屏幕使用时间、坚决不做手机的奴隶fighting……为了戒手机 , 年轻人使出了浑身解数 。
有需求就有市场 , 一些看似搞笑乃至荒谬的“生意” , 在年轻人“暂时性远离手机”的需求刺激下 , 应运而生 。然而 , 这些小把戏真的能像王晓慧们希望的那样 , 使自己远离手机吗?
最初 , 王晓慧还尝试过其他方法 。她曾经加入过一个微信群 , 简而言之就是戒手机的有识之士 , 每天在群里分享自己的屏幕使用时长 。规则是 , 如果时间超过5小时 , 就在群里发一个10元的红包 。
“刚开始还算有用 , 但是第一群里就几个人 , 经常是大家都不发 , 一天就过去了 。其次是有时候玩手机停不下来 , 甚至会觉得反正付个10块钱嘛 , 明天、明天一定好好做人 。”
这就像那个著名的戒烟笑话:戒烟 , 很容易的嘛!我每年都戒啊 。
直到找到手机隔离盒 , 王晓慧觉得找到了救星 。就像给自己找了个教导主任 , 还是随身携带的那种 , 想不乖都没办法 。
在淘宝搜索“戒手机”这个关键词 , 已经可以看到一串“手机隔离盒”产品 , 单价都在百元左右 。
其中一款手机隔离盒拾光的老板刘洋介绍说 , 在2020年自己关注到这个东西的时候 , 淘宝上这类的产品还不多 , 最多是有真的一个盒子加一把锁的 , 很粗暴 , 也带不出去 。
【戒手机成了生意?】而如今 , 竞争明显激烈了很多 。智能计时是标配 , 有个小窗口能让使用者在戒手机的同时接电话也是标配 , 淘宝店家研发各种“神器”的能力从来没输过 。
购买了另一款手机隔离盒的李伊伊说 , 自己早就有买手机隔离盒的想法 , 但是“前面几代外形太丑了” , 等到外形更新到自己满意后 , 她才在去年底下了单 。
当然了 , “上帝”并不总是满意 , 尤其是年轻的那种 。
在推荐手机隔离盒的帖子下 , 有人回忆起了小时候的美好时光:写作业是不会写作业的 , 就算看窗外的树看一下午 , 也是不会写的 。
还有人貌似在下单的时候 , 低估了自己与手机之间的难舍难分之程度 , 看着手机隔离盒 , 想着被关在隔离盒里的宝贝手机 , 不禁琢磨 , 这塑料盒子“理论上讲”还是很好突破的 , 撬开、砸开想必都不是难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