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居》演的是“心”,不是“居”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这边 , 买菜时要顺一把葱的外地媳妇 , 在家全职带娃 , 心心念念就是在这个城市买一套属于三口之家的小房子 , 于是逼着性格懦弱的老公去问小姑子借首付 。
那边 , 在自家宽敞阳台做着瑜伽 , 有着宽敞衣帽间和摩登办公室的单身都市女白领 , 为了置换一套更好、更大的房子 , 准备找人假结婚 。
《心居》演的是“心”,不是“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海清、童瑶、张颂文、冯绍峰 , 柴米油盐 , 买房卖房 , 《心居》就这样接地气地开播了 。
这是滕华涛阔别荧屏10年后 , 重新执导的首部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 。但他接受专访时说:“《心居》虽然以买房子作为开始 , 其实最终并不是说房子的事 。”
房子 , 只是故事开始
滕华涛拿到《心居》小说时 , 还是一个未完成的打印稿:“很久没有发现这样可以代表现实都市 , 可以记录生活的一个小说了 。”
《心居》演的是“心”,不是“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滕华涛
但导演强调 , 虽然前六集故事多集中在买房卖房上 , 之后故事会渐渐展开 , “本身是家庭生活剧 , 避免不了的还是从房子这个事说起 。”
《心居》演的是“心”,不是“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关于从房子说起 , 《心居》的原著作者和电视剧编剧滕肖澜更有话说:“当时写《心居》的时候 , 其实我就是想写一部比较能够反映上海当下各个阶层老百姓生活的作品 , 我希望能够尽可能真实地反映这几年城市百姓生活的生存状态 。我们都知道在上海 , 房子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 , 以房子作为切入点会比较贴切 , 也更容易介入 。”
《心居》演的是“心”,不是“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作者是把“心”放在了“居”前面 , “房子是切入点 , 但我更多的是想写人跟人之间的关系 , 想写以顾家这么一个大家庭衍生出来形形色色的人 , 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 以及他们为了心中所想 , 心中所愿 , 怎么样去奋斗 , 怎么样去努力地生活 。”
侧重 , 刻画不同生活
还原、呈现、勾勒出
这座城市的“形形色色” ,
是编剧的初衷 ,
也是导演的向往 。
“《心居》跟我之前的戏稍有不同的点在于 , 这次侧重刻画当代都市各个不同阶层 , 在这上面花了比较大的力气 。”
滕华涛说 , 小说以上海为中国都市的一个代表 , 都市之中各个典型人物全景式地展现了出来 。
《心居》演的是“心”,不是“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冯晓琴(海清 饰)和顾清俞(童瑶 饰)
“全剧35集 , 最典型、突出的人物就是顾清俞(童瑶 饰)所代表的都市白领、高知阶层的女性 , 和冯晓琴(海清 饰)所代表的社会中坚力量、中间阶层的普通家庭妇女 。慢慢打开之后 , 六集之后还有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物出现 。”
《心居》演的是“心”,不是“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时代旋律三部曲”《人世间》《1921》《心居》
《心居》和刚刷新了央视一套黄金档电视剧近8年收视新高的《人世间》 , 都是腾讯影业和阅文影视的“时代旋律三部曲”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