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格推理一次聪明的“老菜改良”

本文转自:北青网
本格推理一次聪明的“老菜改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本格推理一次聪明的“老菜改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杨时旸
在这个每个人都急于输出的自媒体时代里 , 最不乏听到“xx已死”的声音 , 什么“摇滚已死”“诗歌已死”“电影已死” , 似乎他们都是悲悯的先知 。其实 , 哪一个都没有死 , 那些急于给所有事物宣判死刑的人 , 无非盲人摸象般看到某个事物变得不再那么热闹 , 就自作聪明或者标题党般地给予了定性 。在这样的陈词滥调之中 , 只看过几本推理小说的爱好者习惯于摆出一副老油条的面孔声称“本格推理已死” 。但最近这部大热的《喜鹊谋杀案》几乎回敬了这些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
在此之前 ,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那些经典作品被一次又一次翻拍 , 大银幕上的《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 , 小屏幕里的《灰马酒店》《无人生还》 , 大都口碑不佳 , 偶尔有一部评分亮眼的 , 也都只是对于演技与角色刻画的局部肯定 , 总之 , 大多数人都已经认定 , 从情节上和整体设计上讲 , 这类“黄金时代”的推理游戏注定再玩不出什么新花样了 。所以说 , 在这样的预判上 , 《喜鹊谋杀案》的出现绝对是一次惊喜 。
这是一部非常“阿加莎”的侦探故事 , 改编自英国作家安东尼·霍洛维茨的原作 。无论罪案本身、推理模式、故事模型、人物设定 , 一切都几乎沿着黄金时代的原教旨主义延续下去 , 它既对阿婆致敬 , 又让阿婆还魂 。而说到这个剧集的拍摄方式 , 它几乎挑衅又得意地向人们展示 , 看 , 谁说本格已死?
如何评价《喜鹊谋杀案》呢?聪明 。
是的 。看过第一集 , 就会由衷地感慨 , 这呈现方式处理得真聪明啊 。推理小说发展至今 , 为什么本格、密室、诡计等等那一套东西逐渐显得不如人意起来?无非是因为那一切在完成了最初的惊艳亮相之后 , 迅速陷入了自我重复 , 并且沦为了一种脱离于现实世界的脑洞游戏 , 那些“不可能犯罪”愈发变成了纯粹的智力炫技 。而侦探小说本身 , 除却娱乐功能之外 , 它之所以吸引人 , 是因为它让人们看见了那些隐藏在我们身边的、没有被注目过的罪恶 , 让每个人流露出竭力遮掩的另一面 。所以 , 它需要一种与现实若即若离的微妙感觉 ,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社会派、冷硬派逐渐占据了上风的原因 。社会派的冷酷与真实更像成年人阅读的东西 , 而不是孩子的恶作剧 。
而《喜鹊谋杀案》在拍摄之初 , 显然已经将本格推理的优势与问题看得清清楚楚 , 而且想好了对策 。那么 , 对策是什么?那几乎算是一种“以毒攻毒”的方法 , 用本格最大的问题破解问题本身 。本格在当下读者、观众心中最大的问题不是悬浮吗?不是罪案设计显得刻意吗?那就让悬浮的更悬浮 , 在刻意之上更刻意 , 而不是欲盖弥彰地故作真实 。
换句话说 , 你们不是都已经把本格推理的那些诡计和模型烂熟于心了吗?不是都觉得无非一场戏吗?好 。那我们就让一切更像一场戏 。所以 , 这个故事采取了一种套中套中套 , 戏中戏中戏的结构 。先设置一层故事 , 主角是一个出版社的资深侦探小说编辑 , 再设置一层故事 , 与她合作的畅销侦探小说家意外死亡 , 又设置一层故事 , 小说家创造的畅销侦探系列终结篇中的未结悬案与即将辞世的主角 。
你看 , 这样一来 , 这个故事变成了一个套娃 , 最内里的一层 , 展示一个最标准的本格推理故事;外面的两层既负责巩固——罪案又叠加罪案 , 又负责消解——外部的故事是当代的、当下的、在我们身边的 , 它足以为那个设定在久远以前的传统本格故事解腻 。于是 , 它有效地把一道传统老菜进行了改良 , 没有喧宾夺主 , 没有四不像 , 脆爽的脆爽 , 醇厚的醇厚 , 陈旧的浓油赤酱竟然有了些小清新的色泽 , 典型的用降维的方式升维 。再加之 , 这几层故事中的不同角色由同样几个演员出演 , 那些交织、反差、互渗又氤氲出别样意味 , 让一场死亡映照另一场死亡 , 让一重悬案衬托另一重悬案 。最终 , 让一个可复制的类型故事显露出了几分独特的作者性 , 哀婉、悲怆又隽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