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俊杰:用“黑科技”守护智能城市

本文转自:北晚新视觉
雄安新区正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理念推进建设 , 相关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应用等正在加速推进 。
在新区智能城市规划和建设中 , 数字孪生、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ICT(信息通信)技术的引入 , 包括各种智慧应用的迭代更新 , 伴生新的安全风险和问题 , 对智能城市的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网络空间安全态势的不断演进 , 需依托实体实验室 , 为新区智能城市安全领域提供长期安全支撑 。在此背景下 , 中国联通牵头成立了雄安新区城市安全实验室 。
“近年来 , 雄安新区城市安全实验室研发实施了5G+北斗、量子加密、云网车一体化等多个应用示范 , 有力守护着雄安智能城市的安全 , 雄安新区正向着‘数字孪生 安全共生’城市级安全标杆不断迈进 。”近日 , 雄安新区城市安全实验室主任、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副院长夏俊杰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夏俊杰:用“黑科技”守护智能城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夏俊杰讲解雄安新区城市安全实验室相关示范应用 。“5G+北斗”为未来之城“定位”
北斗卫星导航信号是卫星从太空向地面发送的信息 , 误差不大 , 但如果有遮挡 , 比如隧道、地下停车场里 , 就收不到卫星信号 , 也就无法定位和导航了 。
初到雄安 , 夏俊杰和团队就意识到 , 未来雄安将进行大规模的地下空间开发 , 会有大量的人、车、物在地下流动 , 如何将室外卫星信号通过算法和设备引入室内 , 并结合5G的大带宽和多天线技术进行室内定位 , 是个不可回避的课题 。此外 , 为了实现室内外定位的无缝衔接 , 还必须研发室内外融合定位算法 。
经过两年多的技术攻关和实地测试 , 夏俊杰带领团队研发了“5G+北斗”高精度定位平台 。目前该平台已实现室内外连续的亚米级和厘米级定位 , 无论是室外道路、地下停车场还是隧道里面 , 定位系统都能通知你 , 目前在什么位置 , 下一步该往哪儿走 。“量子加密”为雄安站岗放哨
量子通信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前沿科技 , 具有无法被窃听和计算破解的绝对安全性保证 。
2019年 , 团队建成并开通了北京到雄安的京雄量子干线 , 开展了多项创新应用研究 , 成功完成量子通信+区块链验证测试 。
2021年 , 团队联合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创新联合会 , 共建量子通信技术应用研究联合实验室(应用示范中心) , 全面开展量子密钥云平台及多场景应用研发 , 还与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多个场景的量子应用示范 , 让量子科技在雄安看得见、用得上 。
对比传统数据通信 , 量子通信每个光脉冲有数以千万计的光子 , 窃听者窃取部分信息后 , 不会影响数据通信 , 用户毫无感知 。目前雄安新区已建成量子通信试验系统 , 开展了窃听可感知应用示范:当量子通信系统被窃听时 , 光量子检测数会明显减少 , 系统会发出报警 , 管理人员可及时应对 。
与此同时 , 团队还建设了量子密钥云平台 , 实现了视频会议、集群对讲、无人机巡检、物联网安全控制、量子安全通话等量子加密应用:即便攻击者攻破了网络 , 也无法破解量子密钥 , 无法窃取信息内容 。比如视频会议无量子加密时 , 系统被窃听者攻破 , 可以窃取会议信息 , 当使用量子加密后 , 即使窃听者获取了会议信息 , 也无法破解量子密钥 , 无法看到会议信息 。“云网车一体化”减少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