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区块链新闻 数字藏品加速破圈 商家打通虚实结合路径 助力线下消费

本文转自:华商网
华商区块链新闻 数字藏品加速破圈 商家打通虚实结合路径 助力线下消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期 , 国内各行各业都开始在数字藏品领域内开拓新的营销场景 , 通过数字藏品的发售以虚促实 , 拉动线下场景的消费 。在与用户息息相关的“吃穿住行玩”等消费文旅领域 , 数字藏品加速“破圈” , 创新玩法越来越多 , 已经不局限在艺术文创领域了 。
数字藏品捆绑门票
盘活文旅场景消费
【华商区块链新闻 数字藏品加速破圈 商家打通虚实结合路径 助力线下消费】今年年初 , 数字藏品的发售主要通过抢购的方式向用户发售 , 用户抢购成功后 , 数字藏品可以收藏起来供自己观赏 , 但是这样的收藏方式和实体经济的结合是互相割裂的 。
数藏中国CEO王鹏飞表示 , 数字藏品是数字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 , 而数字经济的核心要义是以虚促实 , 实现虚实相融 , 协同发展 。这就给数字藏品的运营模式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 如何通过数字藏品和线下消费场景相结合 , 以虚促实 , 盘活线下消费场景 。
实际上 , 通过数字藏品为线下场景赋能 , 这种模式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 。比如 , 明星演唱会或电影首映式 , 主办方或发行方都会通过发售数字藏品的形式捆绑门票 。在国内 , 也有这样的尝试 , 上个月上映的《月球陨落》在国内的首映式就是电影票+NFT捆绑的方式向影迷开放购买 。
此外 , 国内的一些文旅机构在数字藏品的发售上也已经开始尝试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玩法 。比如 , 西安的大明宫遗址公园景区、明城墙景区、宁夏的沙坡头景区 , 都是通过数字藏品的发售来捆绑景区门票 。大明宫遗址公园不久前发售的三款数字藏品 , 用户只要全部集齐 , 就可以终生有入园资格 。文旅机构通过这种线上为线下营销赋能的方式来创新景区的营销模式 , 实现线上为线下的导流功能 。
王鹏飞认为 , 结合NFT数字藏品能够塑造品牌价值 , 新潮的玩法也有助于品牌的年轻化转型 , 通过基于品牌IP的文创藏品 , 让品牌理念与价值在产品之外更为多元化地呈现 , 强化属于品牌粉丝的兴趣社群 。
消费领域玩出新范式
抢购数字藏品兑换美食饰品
国内外各类机构在数字藏品发售的创新模式给其他行业提供了借鉴 。最近 , 国内消费领域的不少商家纷纷通过发售数字藏品的方式和线下消费相互结合 , 其中 , 和普通用户生活息息相关的饮食和穿戴消费上 , 各种数字藏品营销新范式层出不穷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不久前 , 饿了么联合中国杭帮菜博物馆发布了一款“数字美食藏品”——“鳕鱼狮子头” 。采访人员联系到了一位拥有这个美食数字藏品的赵女士 , 赵女士告诉采访人员 , 与其他数字藏品不同 , 美食数字藏品将可以免费收藏 。用户可以在App上以菜品拍照打卡的参与方式 , 获得直接收藏美食数字藏品的资格(但不能交易) , 每份藏品具有唯一编号 , 也可追溯的区块链证书 。采访人员发现 , 消费者还可在App端以拍照识别、下单外卖、好友互助等形式打卡收集更多地域经典菜品的数字图鉴 。对于用户而言 , 最有吸引力的是 , 只要抢到了这些美食数字藏品 , 消费者就可以免费抢兑限量款典藏菜品的机会 , 可以“白蹭”一顿经典菜品 。
与美食数字藏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 不久前 , 万事利在鲸探App上发行的一款江南丝忆国风系列数字藏品 。据悉 , 购买这款数字藏品的用户 , 可以在鲸探上选择定制实物商品 。下单后 , 万事利将为其生产实体的桑蚕丝丝巾 , 丝巾包装卡片中将带有用户数字藏品对应的链上唯一AC编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