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风了 马伯庸的“风”还能刮多久?( 二 )


没有风格 , 或许是马伯庸最大的风格 。当《长安十二时辰》硬要把美剧里的“24小时”安放到唐朝 , 《风起洛阳》炮制出现代社会都很难做到的情报系统 , 《古董局中局》沉迷于考据冷知识的趣味上 , 马伯庸的小说以及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就成了千奇百怪的幻梦 。
做梦的时候很“爽” , 醒来之后却是空空 , 留下一片虚无 。
恶搞与戏谑的美学
《风起陇西》原作里的诸葛亮 , 深谋远虑地设计了一个双重间谍方案 , 其效力仅仅在于消弭了二号人物李严对他权力的威胁而已 。如此设计 , 使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变得自相矛盾——作者本想赞扬他的足智多谋、忠诚伟大 , 但到头来 , 却把孔明塑造成了不择手段、心理阴暗的“情报站站长” 。
改编后的电视剧里 , 诸葛亮又走到另一个极端 。他对手下的杨仪(俞灏明饰演)和冯膺(聂远饰演)设计出的连环计毫不知情 , 甚至还煞费苦心地劝说李严(尹铸胜饰演)放弃自己的野心 , 教育杨仪宫廷争斗要有“底线” , 活脱脱成了三国时代的“傻白甜” 。
与其说这是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失误” , 不如说作者及影视剧主创从来没有重视过这项任务 。否则 , “滚滚长江东逝水”中有那么多英雄人物 , 为何陈恭的聪明才智竟能到了超越诸葛亮的地步?
他是谁不重要 ,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也不重要 , 重要的是每个人物有没有完成自己在作品中的根本使命——连接起错综复杂、纵横勾连的阴谋的每一个环节 。
所以 , 《无间道》里的陈永仁和刘建明会对自己的双重身份进行不断的怀疑和反思 , 而陈恭和荀诩(白宇饰演)只会在嘴里重复念叨着“一切为了兴复汉室” 。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忠诚到底从何而来 , 正如戏仿的历史故事永远无法为我们提供真实历史的答案 。
谈到很多读者批评《风起陇西》的西式翻译腔实在太重时 , 马伯庸坦承 , “没有什么深层次的心理原因 , 只是单纯觉得将两样完全不相干的东西结合在一起 , 会有别样的美感 。换句话说 , 这是一部27万字的恶搞 , 我真闲 。”这也就能解释 , 为什么马伯庸的作品从不肯定什么(比如杨仪和冯膺策划的宫廷夺权) , 也不否定什么(比如李严对北伐的反对) 。
于是 , 明明在历史的大背景下 , 陈恭和荀诩的谍战工作相当于悲情无用功 , 蜀国和主人公即将迎来双重失败 , 但追剧的观众依然看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
戏谑与恶搞的美学 , 不管你同不同意 , 都已经是这个时代的艺术特征 。它能让现代人紧张的神经松弛下来 , 又不必担心自己会触及到人们的精神困境 , 并与真正的社会历史发生互动 。或许 , 这也正是马伯庸的作品总能得到商家的青睐 , 不断“风起”的根本原因 。
马伯庸宇宙 , 无限的重复
尽管在平台上 , 马伯庸的影视改编作品评分有高有低 , 但事实上 , 我们无法说哪一部更好 , 哪一部更差 。因为它们在创造性上 , 本就是无限的重复 。
故事里永远有一个来自底层、一心想要破解迷局的主人公 , 永远有一个野心勃勃但又不乏个人魅力的反派高层 , 永远有一个躲在暗处、编织阴谋的第三方势力 。无论是陈恭、荀诩 , 还是张小敬、高秉烛 , 乃至李严、林九郎 , 都是可以相互替换的棋子 。他们的作用 , 只不过是帮助主创下完那一盘“大棋”罢了 。
正因如此 , 马伯庸的宇宙可以轻松地建立、复制起来 。《显微镜下的大明》《两京十五日》《天启异闻录》《长安的荔枝》《大明书商》……一大串IP作品还在排队等候 , 说马伯庸是商业层面上的“天选之子” , 并不夸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