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嗨圈圈”的社交产品( 二 )


回到“嗨圈圈”上 , 这一赛道目前已经有了同样主打陌生人语音社交的Soul 。所以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 同一类型的社交产品 , 为什么消用户不选择有先发优势的Soul , 而要用“嗨圈圈”呢?答案只有可能是“嗨圈圈”更好用 , 真的解决了用户的某些痛点 , 就像当初用户从QQ迁移到微信一样 。但从目前“嗨圈圈”展现出来的功能来看 , 除了“声音气泡”在形式上的差异外 , 它与Soul并没有太多实质上的区别 。但想要通过形式上的创新来吸引用户完成冷启动 , 聊天宝、马桶MT等应用则已经证明了此路不通 。
即便百度能够通过大笔的投入来为“嗨圈圈”吸引到一批用户 , 但真的能够让用户留下来吗?情况似乎并不容乐观 。要知道 , 社交产品迭代基于的理论基础是成本最低化原则 , 目的是不断降低用户维系、拓展 , 并沉淀社交关系的成本 , 所以社交产品追求的是效率 , 从Email到QQ这样的即时通讯工具 , 以及从BBS到微博 , 都是社交成本逐渐降低、社交效率逐渐提高的演化 。
百度“嗨圈圈”的社交产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目前“嗨圈圈”的模式不难发现 , 它的难题是在效率上没有拉开与Soul的差距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 , 嗨圈圈提供的匹配机制需要用户主动点击其他用户发布的声音气泡 , 但由于声音的信息密度不如图文 , 所以效率可能还不如漂流瓶 。
再加上 , “嗨圈圈”并没有跳出百度在社交上的窠臼 。早在2011年 , 李彦宏首次谈及百度的社交战略时就曾表示 , 要将社交与搜索整合 , 但这或许就是百度社交在贴吧之后一直难有起色的根源所在 。
搜索的主要作用是满足用户检索信息的需求 , 而社交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 , 搜索社交化要做的 , 就是把用户检索信息的需求变成检索人的需求 。如今“嗨圈圈”的模式并没有跳出这个框架 , 只不过是将搜索这一主动行为演化为了基于大数据或用户画像的被动式“灵魂测试” 。
百度“嗨圈圈”的社交产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并且问题还在于 , “搜索社交化”本身可能就是个伪命题 。
诚然 , 通过关系网络筛选出来的信息或许更有价值 , 但随着信息的泛滥 , 信息越多、筛选成功率也就会越低 , 导致的结果就是匹配的效率大幅降低 。百度之所以在社交 , 特别是陌生人社交上一直难以有所成就 , 关键原因或许就是没有找到符合国内互联网特色的陌生人社交生存模式 。而陌生人社交是以效率为导向的 , 但问题就是有微信的存在就导致了一个很尴尬的情况 , 那就是交友匹配效率低、用户体验不佳造成用户流失 , 或是交友匹配效率高、可用户因为后期转移到微信而流失 。
对此 , 陌陌和Soul给出的答案是换个赛道来盈利 , 不再妄图沉淀用户的社交关系链 , 只是希望得到用户的时间 , 其中 , Soul选择了游戏化和电商、陌陌选择了直播 , 那么百度呢?
从“正鲸说”到如今“嗨圈圈” , 似乎百度一直以来都只是为了做社交 , 而推出社交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