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影评,讲述老北京裕泰茶馆的兴衰

一部电影 , 一段历史 。
谢添执导的电影《茶馆》 , 改编自老舍先生的同名话剧 , 于1982年上映 。该影片以老北京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展现从清末到民国再到解放初期百姓的悲惨生活 。网民期望大清亡了之后生活会好转起来 , 但紧接着的军阀混战让老北京人时刻处于恐怖之中 , 军阀混战结束 , 又是国民党的暗杀、国外帝国主义的侵略 。渴望着安定生活的百姓却一直处于动荡之中 。电影的每一个细节都在为观众展现着那个时代的风貌 , 演员们的每一个表情、动作都是那样的真实 , 让观众能切身体会到那个时代社会的动荡、劳苦大众的艰辛 。
《茶馆》影评,讲述老北京裕泰茶馆的兴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影片以戊戌变法的失败 , 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为开头 , 茶客们好像无所不知 , 却又什么都不关心 , 当有官差来捉拿谭嗣同同党时 , 竟有人不知道谭嗣同为何人 , 人们也从不谈论国事 。坐在茶馆里的老爷们悠闲地喝着自己的小茶、斗着蛐蛐、玩着鸟儿 , 有北京城里的富贵老爷 , 也有衙门里的恶霸捕头 , 更有讨茶喝的算命先生唐铁嘴儿 , 只要给碗茶喝就免费给王掌柜相相面 , 还加送看手相 。王掌柜却送唐铁嘴一相:“你要不把那口大烟戒了 , 这辈子就甭想交下好运 。”引得茶客们一阵取笑 。
《茶馆》影评,讲述老北京裕泰茶馆的兴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人们害怕洋人 , 却从不团结自己人 。常四爷对营子里当差的”德爷“说:“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 , 尊家吃着官饷 , 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随后二人扭打了起来 , 最后还是因一个信奉基督教的马五爷才平息了这次纠纷 。官家人只怕洋人以及为洋人当差的国人 。
《茶馆》影评,讲述老北京裕泰茶馆的兴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个身着破烂的乡下人进入与自己身份格格不入的茶馆 , 只因为乡下种地的没有了活路 , 家里穷的吃不饱饭 , 养不活人来卖女儿 , 当得知买家是宫里的老太监时 , 他震惊了 , 也犹豫了 , 可是第二天仍把女儿送来换了十两银子(人贩子刘爷拿的却是二百两银子 , 他给卖家的仅是二十分之一) , 他没办法啊 。
《茶馆》影评,讲述老北京裕泰茶馆的兴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老爷们会因得到一种稀罕的西洋玩意儿而大为开心 , 却对快要饿死的乡下人漠不关心 。坐在茶馆里的老爷们连一碗面都不愿给来乞讨的母女吃 。这次又是常四爷掏出钱来让王掌柜做两碗烂肉面带母女俩到门外头吃 。王掌柜对常四爷说:“您这可是积德行好 , 可眼下这路子事儿太多了 , 实在是太多了 , 咱们管也管不过来 。”只因常四爷说了一句“大清国要亡” , 便被行走的捕头捉拿了去 。
《茶馆》影评,讲述老北京裕泰茶馆的兴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转眼间 , 中华民国成立了 , 裕泰茶馆又跟着形势改装了门店 , 房梁挂上了各国国旗 , 桌子上铺好了洋人桌布 , 茶馆后面也成了学生公寓 , 但是来喝茶的却是少了 。“打仗 , 打仗 , 是今天打 , 明天打 , 老他妈打 。”唐铁嘴不抽大烟了 , 却改抽白面了 。“大英帝国的烟 , 装的是国外的白面 , 两大强国伺候着我一个人 , 这福气还小啊?”常四爷坐了一年多的牢 , 也不再是老爷了 , 成了靠劳动吃饭的普通穷人 。从牢里出来参加了义和团 , 跟洋人打了几仗 , 可这大清到底还是亡了 。茶馆已经没有了挂鸟的架子 , 松二爷却还是再找架子挂他的鸟 , 他说 , 宁可饿死自己 , 也不能饿死这只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