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匡、杨千嬅携《高山低谷》向港乐致敬( 二 )


很不幸 , 李玟、林晓峰、魔动闪霸组合的《半点心》遇上了《高山低谷》 , 恐怕只有在高山低谷之中选择一处安身了 。大概率是低谷了 , 成绩揭晓将在下周公布 , 但已无悬念 。
整首歌的演绎令我很惊讶:
三人的合唱版本 , 从未听过也从未见过 , 很是刺激;
编曲牛、和声部分牛;
单依纯的自混一出 , 我赶紧调低音量 , 太想探查她的共鸣腔体结构了!老天爷太偏爱!
林奕匡、杨千嬅携《高山低谷》向港乐致敬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林奕匡、杨千嬅携《高山低谷》向港乐致敬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林奕匡、杨千嬅携《高山低谷》向港乐致敬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高山低谷》的旋律线很流畅 , 娓娓道来 , 层层递进 , 虽说情感方面需要拿捏好 , 但粤语语感与节奏的绝佳套嵌推动着歌者与听众一步步走向林奕匡设定的乐境之中 。
这一版是根据古巨基演唱的版本进行的改编 , 配器、混音方面都做了大的调整 , 特别是和声设计很密集 , 风险也极高 。舞台的灯光、灯效、三位大voca的服饰、错落走位都极有新意 , 起到了烘托歌曲意境、营造心理氛围的最大化效果 。就连主机位的取景、导播台的切换都是良苦用心 , 大搞电影手法 , 前景后景 , 虚实变焦 , 玩到极致 。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三人的目的、愿望、动机很直白——艺术本位至上 。
三位女将的配合度很高 , 主歌部分 , 每个人都分配到一两句SOLO , 清晰可闻的辨识度充满了诱惑 , 更是享受 。特别是单依纯的第二段SOLO , 爹妈给予她的自带混响 , 刹那间冲突出来 , 完全是不受控的呈现 , 震到了听者的心灵 。如果用乐器来比喻 , 杨千嬅就是管风琴 , 簧片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响彻信仰空寂之处;周笔畅就是小提琴 , 靠弦与弓的摩擦共振发声 , 随时都可以拉出高亢如云、低沉厚实的和谐秀丽的琴音萦绕耳畔;单依纯就是一架钢琴 , 还是音乐厅里的三角钢琴 , 尽管单依纯的体重还不到100斤 , 可由她发出的那种自带混响的尾音就如同600公斤的庞然大物 , 脚下还踏着制音踏板 , 几乎所有的琴槌都重重击打在了琴弦上 , 使听者的心灵被彻底震撼了 , 灵魂几近出窍 。
所以 , 当三人的和声响起的时候 , 单依纯的音色就像追加进来四五线和声部 , 高中低都有 , 恍如七八个人在合唱 , 就是一个小交响乐的梦幻感觉 。
林奕匡、杨千嬅携《高山低谷》向港乐致敬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林奕匡、杨千嬅携《高山低谷》向港乐致敬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说句心里话 , 这首歌我是唱不来 , 一方面是粤语的难度系数太高 , 再有就是韵律方面我还需要消化一段时间 , 不过 , 这首歌绝对是用来听的、赏的、无穷回味的 , 甚至值得一生回味 。
单依纯的表现让我又有了新的认识 , 从《高山低谷》开始 , 我知道她不再需要辨识度、不再需要音色之美 , 不再需要华丽的装饰 , 因为:
她的声音含有上天赐予的超级buff , 那种无敌外挂的存在!
在她面前 , 我将再也不独自进入野区刷野了 , 就留在召唤师峡谷听歌 , 听这首《高山低谷》 。
(晚上刚看完节目 , 匆匆写就 , 遗漏很多 , 还需要继续品味丨关于承诺的《春天花会开》第二篇押后奉上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