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匡、杨千嬅携《高山低谷》向港乐致敬

“高山仰止 , 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 , 然心向往之 。”(司马迁盛赞孔圣人之诗句)
不晓得为《高山低谷》填词的陈咏谦写出的“高山”与司马迁的“高山”有没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依照佛家的参悟 , 高山与低谷之间本就无高低之分 , 无峰哪来的谷 , 无谷又哪来的峰 , 峰既是谷 , 谷既是峰 , 峰与谷皆为空空 , 只因色由心生 , 枉顾生念 , 方有《高山低谷》;无贪无念 , 司马迁便写不出传世千年的金句 , 香港词人陈咏谦也断无可能用一首《高山低谷》就开辟出了港乐追求文字深意 , 用哲理梳理人生的全新领悟型先锋曲式 。
林奕匡、杨千嬅携《高山低谷》向港乐致敬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好词配好曲 , 落魄的香港歌手林奕匡遇到了《高山低谷》 , 感同身受的执念 , 令其无法自拔 , 一遍又一遍地谱写旋律思忖节拍 , 消沉、挣扎的情感音符跳跃在高山与低谷之间 , 有时看去是渐行渐远 , 有时又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 随着创作的沉浸 , 林奕匡心中的谷底变得越来越深 , 峰峦愈加高升遥不可及 。
“愈望愈无望 , 未来没有我;在断崖下 , 尽头吧 , 乐园未有过;仿佛天一黑天一光 , 挥发了一句再会 , 只见人下堕”……
林奕匡、杨千嬅携《高山低谷》向港乐致敬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15的新年第一天 , 林奕匡凭借该曲在“2014年度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礼上获得“专业推介-叱咤十大”第十位及叱咤乐坛唱作人银奖 。就在前一年 , 兜里连一百元都拿不出的林奕匡自这该日起 , 由谷底跃出 , 向仰望已久的高山攀爬而去 。
这不是一首励志的歌曲 , 是心有不甘又无可奈何的屈从命运框定的哲理型歌曲 。用高山与低谷隐喻人生的习以为常 , 司空见惯 , 乃至麻木 。世俗的“命运”“痛苦”等词藻在这里没有出现 , 拟人化的高山、低谷似乎注入了生命 , 彼此互不搭界又心有灵犀 , 低谷的倾吐与埋怨、怯懦与隐忍充斥在全曲中 , 许多香港艺人在听完这首歌后 , 都是心情压抑而又痛定思痛 , 谁还想再次堕入谷底?谁还想再次仰望高山?
一首歌 , 一首自言自语的歌 , 道尽了娱乐圈所有艺人们的心路历程 。
林奕匡、杨千嬅携《高山低谷》向港乐致敬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林奕匡、杨千嬅携《高山低谷》向港乐致敬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声生不息》的舞台上 , 走来了三位女唱将 。她们携《高山低谷》向港乐致敬 。
七零后杨千嬅(48岁)、八零后周笔畅(37岁)、零零后单依纯(20岁) , 按照金曲推荐人王祖蓝的说法 , 这三人可谓当今流行歌坛的“三代顶级唱将” , 杨千嬅听后强行调改为“两代半” 。
该曲是杨千嬅非常喜欢和推崇的 , 或者说是念念不忘的宝藏金曲 。比她痴长两岁的郑秀文也是《高山低谷》的超粉 。两个人不仅样貌相似 , 还都不遗余力地为林奕匡的《高山低谷》站台帮衬 。
虽说本场公演主题是“一生所爱” , 但交由观众推荐的金曲就不那么听话了 , 想听啥就点什么 , 豪横!这正中杨千嬅下怀 , 真是好运连连啊 。
林奕匡、杨千嬅携《高山低谷》向港乐致敬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三位大vocal驾驭《高山低谷》会是什么样?
杨千嬅 , 当代港乐领军人物之一;周笔畅 , 05超女冠军;单依纯 , 出道即火的2020年好声音冠军 , 这三人相加应该是《声生不息》技术型碾压的强强组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