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测路线 不差毫米(工匠绝活)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精测路线 不差毫米(工匠绝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绝活看点】
【精测路线 不差毫米(工匠绝活)】23年间 , 超4万公里的高铁运营里程中 , 白芝勇和他的团队精测的路线几乎占1/10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先后取得国家专利21项、科研成果4项 , 为工程建设培养了150多名测量技术骨干 。
白芝勇(见图 , 吉祥庆摄)个子不高 , 眼神清澈 , 视力颇佳 , 多少重大工程的精密测量 , 靠的就是这双眼睛 。见到中铁一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测量工高级技师白芝勇时 , 他正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 , 琢磨着软件功能和使用 , 没注意到有人来……
0.3毫米 , 是高铁轨道上下左右控制的最大误差 。风、光、温度、湿度、材料应力 , 甚至一点灰尘、一串脚步 , 都会影响精密测量的准确性 。白芝勇说:“我们的高铁速度越来越快 , 运营里程越来越长 , 我们工程精密测量的水平也得跟得上 , 不学习哪行 。”
测量脚架支好 , 仪器出箱 , 装上脚架 , 对中整平调准 , 这是最基本的观测练习 。“你用多久?”白芝勇问正在操作的徒弟 。“3分钟 , 地面条件不好可能得10分钟 。师傅您呢?”“40秒 。”
精测讲究一个“快” , 为啥?“你身边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 用手操作仪器都会有带动误差 , 动作越快 , 测得越准 。”白芝勇说 , “咱搞精测 , 就是要找人器合一的感觉 。”
刚到精测队那会儿 , 为了这个“快” , 只要不外出工作 , 白芝勇就在渭河河堤上练习 , 自己给自己卡时间 , 一天光是摆仪器这个动作就反复50多次 。做完一整套动作 , 10分钟、5分钟、1分钟、50秒、40秒……他笑称 , 应该是把动作中所有的水分都挤干了 。“把技能变成本能” , 这是白芝勇的口头禅 。
2012年 , 白芝勇接到了江苏省南京市纬三路过江隧道的测量任务 , 这个穿越长江的江底隧道全长3.6公里 , 水压大、地质复杂 。白芝勇牵头的团队要为盾构机指路 , 断面180平方米的庞然大物从南岸到北岸 , 误差不能超过5厘米 。
盾构施工本来就带有弧度和曲线 , 运行过程中到达的每个点的坐标都有变化 , 再加上复杂的温度、湿度、周边震动等因素影响 , 要以如此小的误差让盾构机成功“跳出” , 难度超乎想象 , 任何一个小失误都会导致盾构机出洞时挤垮钢圈和洞门 。
白芝勇使出了浑身解数 , 除了GPS定位 , 他首次使用了“洞内交叉导线网法” , 在原来1个测量环的基础上 , 增加了至少6个测量环 , 使得每一个控制点都得到反复运算印证 。再加上陀螺定位和竖井定向的方法 , 为隧道精测加上4把“锁” 。
900多个日夜 , 白芝勇始终处于极大的压力之下 , 他不停查阅资料 , 反复思考……
隧道贯通的那一天 , 白芝勇在江北急切地等待 , 不断用对讲机和隧道内的工作人员确认状况 。直到江面上泛起一阵水泡 , 盾构机缓缓爬出 , 正中靶心!一算误差 , 仅仅只有12毫米——一个小拇指的宽度!
每年近300天奔波在外 , 白芝勇最难面对的就是离家的那一刻……每次出门 , 妻子和孩子守在门口送别 , 白芝勇都不敢回头:“一回头 , 我肯定得掉眼泪 , 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
技术每天在变 , 学习永远不能掉队 。白芝勇打开手机 , 向采访人员展示最新的隧道智能监测系统:“你瞧 , 这是我们刚刚与长安大学合作开发的监测系统 , 可以实时监测隧道内的震动、水位等数据 , 不仅节省人工 , 更方便我们了解隧道的‘健康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