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三角求生法”能救命吗?( 二 )


【“生命三角求生法”能救命吗?】在一次日本利用振动台进行的地震模拟实验中 , 佩特博士就看到一台巨大的冰箱划过整间房屋 , 在翻了几个跟斗之后将实验中的“儿童”挤扁 。
问题出现了 , 求生者无法在变化着的灾难环境中 , 预判哪里一定会形成“生命三角” 。
如果想抵御四处横飞的“家伙事儿” , 有一个地震口诀—伏地、遮挡、手抓牢(Drop , CoverandHoldon)可以应对 。
“生命三角求生法”能救命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伏地、遮挡、抓牢丨站酷海洛
当求生者跑来跑去 , “计算”生命三角时 。不如减少移动 。赶紧就近钻到桌子下边或用靠垫捂住最脆弱的头部 , 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动的准备 。这也许恰好可以解释佩特从加州和土耳其地震中得到的令人费解的统计结果——对地震发生时正躺在床上的人来说 , 躺着不动者受到伤害的概率要小于翻身下床者 。
伊朗国际地震工程学和地震学研究院的MohammadrezaMahdavifar博士2009年发表的论文则比较了“伏地、遮挡、手抓牢”和“生命三角”这两种方法的优劣 。研究的结论仍然是“伏地、遮挡、手抓牢”口诀是更好的选择 。
地震预警原理
地震预警不等于预测 。就像预测天气一样 , 预测还没发生的地震 , 是当前的科技水平尚且无法达到的 。地震预警简单来说 , 则是利用两个“时间差” 。
地震发生时 , 会产生两种主要的地震波:一种是速度较快但震动较弱的纵波(传播速度约为6.0km/s) , 一种是速度较慢但震动较大的横波(传播速度约为3.5km/s) 。
地震多发区域安装相对密集的地震检测台站 , 地震发生后 , 地震仪捕捉到纵波 , 利用地震波信息快读计算出地震参数(时间、地点、震级大小) , 影响程度和预警时间 。抢在横波到达之前 , 将信息通过电磁波(其传播速度约为300000km/s)形式进行分发 , 抢出时间窗口 。
截至2019年5月 , 大陆地震预警网覆盖面积已达220万平方公里 , 覆盖中国地震区人口90% 。2020年4月29日 , 第二代大陆地震预警网在四川开建 。
目前很多手机系统自带地震预警功能 。“整个办公室一百号人 , 就三个手机响了 , 其中两个手机都是我的 。”这位网友的经历或许过于极端 , 但也提示我们 , 灾难面前 , 我们的确可以提前做好一些准备:在手机系统设置里 , 开启地震预警权限(安卓手机大多可以在系统设定中实现 , iPhone可通过第三方app实现) 。
同时这位网友也给出建议 , “一定要手机定位常开才能收到预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