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四号出征向“天宫”“液体动力”护航“太空出差”三人组

【神舟十四号出征向“天宫”“液体动力”护航“太空出差”三人组】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安6月5日电 (采访人员 张一辰)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许 , 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托举着载有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再次出征 。这是2022年载人航天工程迈入空间站建造阶段后 , 中国首批航天员正式入驻“天宫” 。
神舟十四号出征向“天宫”“液体动力”护航“太空出差”三人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6月5日 ,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图为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扣罩 。庄嘉靖 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以下简称:航天科技六院)在此次载人航天工程任务中 , 承担着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与神舟十四号飞船上的各种主推力及姿轨控发动机、热控分系统及生命保障系统泵阀等的研制任务 , 并配套了返回舱、推进舱两套推进子系统和9种22台泵阀产品 。
26天前 ,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成功发射 , 为本次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预先将补给物资运送到位 , 天宫空间站已做好准备 , 静待“太空出差”三人组为期半年的入住 。
航天科技六院表示 , 对火箭而言 , 发动机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 因此 , 在发射任务及后续航天员即将开展的系列科研试验中 , 高质量、高稳定、高安全度的火箭发动机和空间推进系统的研制 , 就成为重中之重 。
据介绍 ,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已经拥有16次发射16次成功的发射纪录 , 享有“神箭”美誉 , 但为了确保每一次载人航天任务的圆满成功 , 航天科技六院发动机研制团队通过进行试验技术创新、管理方法创新等一系列措施 , 打造更为牢固的试验系统 , 确保此次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圆满完成 。
谈及此次发动机生产、组装中的新技术与工艺 , 航天科技六院11所研究室副主任程晓辉向中新网采访人员表示 , 一些铸造件若按传统工艺进行生产 , 所花费的时间较长 , 而采用3D打印技术则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 。
发展航天 , 动力先行 。从1999年中国第一艘神舟飞船发射 , 到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完成中国第一次载人飞行 , 再到承担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的“神十四” , 液体动力在其间的作用至关重要 。
航天科技六院表示 , 2022年 ,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完成多项在轨测试、组装和验证工作 , 神舟十四号乘组进入空间站后 , 天宫空间站将迎来多次重要的姿态调整和舰体组合变化 。随着本次发射任务的成功 , 后续相继还将发射问天和梦天实验舱 。此举意味着中国空间站的体积和容量进一步扩大 , 将有能力容纳更多的航天员和试验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