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有了新发现(科技视点)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国天眼”全景 。
新华社采访人员 欧东衢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技术人员对“中国天眼”的馈源舱进行维护保养 。
新华社采访人员 欧东衢摄
近日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领导的国际团队 , 通过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的“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优先重大项目 , 发现了迄今为止唯一一例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FRB 20190520B” 。
快速射电暴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射电爆发现象 , 在1毫秒的时间内释放出太阳大约一整年才能辐射出的能量 。李菂说:“这个发现揭示了活跃重复暴周边的复杂环境有类似超亮超新星爆炸的特征 , 挑战了对快速射电暴色散分析的传统观点 , 为构建快速射电暴的演化模型、理解这一剧烈的宇宙神秘现象打下了基础 。”
该成果于北京时间2022年6月9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 。
“中国天眼”在几年前就开展了快速射电暴的搜寻工作
快速射电暴的研究历程并不长 , 2007年首次确定了它的存在 , 2016年探测到第一例重复爆发的快速射电暴 , 打破了人们对快速射电暴的传统认知 , 目前该领域已成为天文学最新研究热点之一 。全球已公布了近500例快速射电暴 , 仅不到10例有活跃爆发(即在其窗口期内频繁爆发) 。此前并未发现存在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 。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 “中国天眼”在几年前就开展了快速射电暴的搜寻工作 。2020年 , “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优先重大项目公布了基于调试数据发现的四例新的非重复快速射电暴 , 这几例快速射电暴是“中国天眼”首批发现的快速射电暴 , 填补了快速射电暴在高色散低流量通量的样本空白 。
2019年5月20日 , 一例重复快速射电暴被探测到 , 依据惯例 , 论文第一作者、国家天文台青年学者牛晨辉用探测日期来命名快速射电暴 , 称为“FRB 20190520B” 。
牛晨辉说:“在最初被探测到时 , 这一快速射电暴就表现出活跃的迹象 。我们在同一个波束扫过的10秒钟内 , 看到了3次爆发 , 而20秒后 , 另外一个波束扫到相邻位置时又探测到1次爆发 。”
根据“中国天眼”漂移扫描中最开始发现的4次爆发的时间及望远镜指向 , 科研人员将爆发区域缩小到了5角分的范围内 , 而这也为后续利用干涉阵列跟踪提供了相对精确可靠的位置信息 。
据了解 , “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优先重大项目由李菂负责 , 快速射电暴的搜寻工作是该项目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朱炜玮负责的“中国天眼”另一优先重大项目“快速射电暴巡天”为“FRB 20190520B”的后随观测提供了重要支撑 。
持续射电源的发现 , 为揭示这一快速射电暴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为了获取这一快速射电暴更精确的位置 , 从而找出其宿主星系 , 科研团队申请了美国甚大阵列的观测 , 于2020年7月20日开始对“FRB 20190520B”的搜寻观测 。
牛晨辉说:“由于‘中国天眼’提供的位置相对精确以及‘FRB 20190520B’非常活跃 , 我们在第一次的美国甚大阵列观测中就探测到了来自‘FRB 20190520B’的爆发 , 并将该源的位置限制在了亚角秒的范围内 。”
更令人兴奋的是 , 他们在快速射电暴成协的位置 , 发现了一颗致密的持续射电源的存在 , 这是继首例重复暴“FRB 20121102A”后 , 第二例探测到伴随有致密持续射电源的快速射电暴 。
- ?打破国外技术壁垒、自主研发创立中国标准,“齿轮传动系统”强在哪儿?
- 被安卓手机“玩剩下”的功能 苹果终于舍得用了
- 苹果M1芯片惊现“难以修复”漏洞:ARM处理器或集体沦陷
- 未来可能得离开太阳系?美学者:“流浪行星”或可助人类星际迁移
-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戏”“利”“续”
- 腾讯回应旗下游戏“跑路”传闻:仅变更运营主体、不会有实际影响
- 华为新一代“小方表”watchfit2月底发布
- amd显卡核心大厂蓝宝石发布“radeon6700”
- 海上鲜启动赴港上市 利用北斗技术自主研发“海上WiFi”
- 揭秘哈工大录取通知书“镶”宝石背后的硬核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