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熬到618,我就关了手机店( 二 )


“就像在冬天找粮食 , 有机会就要狂奔” 。
他们需要尽快找到“粮食” , 稳住上下游 。
孙燕飚解释 , 任何一个手机品牌都无法独活 , 上有供应链 , 下有渠道商 。
面对其他手机品牌的竞争 , 发布新机以拉动销量 , 给供应链更多订单 , 提高渠道商出货量 , 手机厂家们很难找到别的选择 。
战火不只蔓延在电商平台 , 线下门店也很难完全避开这轮促销比拼 。
小吴经营一家手机综合门店 , 各个品牌都有销售 。门店开在五线城市 , 618的活动氛围在这里并不浓厚 。
对大多数国产手机品牌而言 , 非直营的线下门店与线上是两套销售体系 , 彼此影响不大 。
线上618活动进行了近20天 , 小吴的门店却没接到手机厂商的补贴或优惠通知 。“线上和线下的用户基本是分开的 , 会到门店买手机的人也大概率不会到线上买” 。
高考前夕 , 他在门店外扯了横幅 , 宣传了对高考毕业生的优惠 。横幅没挂两天 , 也匆匆撤下 。
但大多数线下门店老板也得做线上生意 。疫情影响下 , 国内手机出货渠道比重正发生改变 。
孙燕飚观察发现 , 国内手机行业多年保持线上与线下出货量“三七分”的比例 , 线下是大盘 。但近两年 , 线上出货量开始增加 , 目前已稳定接近四成 。618期间 , 线上销售比重可能将超过五成 。
线上渠道比重越来越大 , 店主们没法放弃线上生意 。
日常运营门店外 , 小吴在多个内容平台开设了账号 , 基本每日更新 , 积攒了十多万名粉丝 。618期间 , 尽管门店没做什么活动 , 他也得给线上找来的客户们优惠 , 还要比电商平台的更便宜 。
“不然人家凭什么找你买?网上的价格竞争比实体店激烈多了 。”
关店、销量差 , 手机店主苦等转机
关店的决定做得并不干脆 。张克(化名)2016年就开了这家手机店 , 地方是租的 , 面积100多平方米 , 每个月单是房租就超过2万 。
他有信心 , 那会儿开手机店 , 挣钱的是大多数 。
没料到生意会变得这么差 。2022年上半年 , 从一早开门到晚上离开 , 进店的人一只手数得过来 , 没有什么“高峰期” 。
卖一台新机挣100元左右 , 还要附赠贴膜、手机壳等配件 。
张克算了算账 , 毛利润掉到了2016年的1/4 , 他反复问自己 , “还有没有开下去的必要?”
没继续熬 , 他的答案是放弃 。
他相信自己不是个例 。自家门店不远处 , 另一家手机门店也已经贴上了“转让招租”的启事 , 撤掉了玻璃柜台 , 正忙着赔钱处理配件 , 店铺里已经空空荡荡 。
他打听情况 , 对方说 , 询问接手的人并不多 。
手机店主的感受和各大分析机构的数据指向了同一个结论:手机行业正经历寒冬 。
Canalys数据显示 , 2022年第一季度 , 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18% 。中国信通院统计显示 , 1月至4月 , 国内市场总体出货量同比下降30.3% , 其中 , 4月单月出货量同比下降34.2% 。
没熬到618,我就关了手机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22年上半年 , 小吴明显感觉到生意更加难做 , “逛街的人都很少” 。相比去年 , 他店里的销量下滑了近30% , 和前年比 , 几乎打了个对折 。
为压缩成本 , 他裁掉了收银、财务等员工 , 能自己做的都自己来 , 尽可能节省开支 。
销量的收缩程度超出了厂商的预期 , 又进一步加剧了“寒冬” 。
厂商们根据销量趋势、新机排期和市场情况等综合考虑 , 向供应链下订单 , 提前储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