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成效显著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颉满斌
近日 , 由兰州大学、甘肃省科学院共同建设的“甘肃省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技术创新中心”顺利通过专家验收 。
该中心自2018年组建以来 , 兰州大学孟兴民教授带领其科研团队开展技术攻关 , 先后完成了典型黄土滑坡识别与隐蔽性探测研究 , 通过基于降雨过程的滑坡隐蔽性特征动态探测现场试验台 , 揭示了水入渗-优势通道演化-滑坡失稳之间的规律及机理;开展了白龙江流域重大地质灾害研究及灾害链预测评价 , 基于振动信号分析了滑坡堰塞体-泥石流-堵江灾害链的链生机制 , 提出了基于振动监测的溃决泥石流堵江早期预警方法体系;构建了白龙江流域生态治理与生态修复方法与技术 , 基于数值模拟手段 , 进行白龙江流域生态修复效应模拟和小流域泥石流生态治理效应研究 , 揭示生态修复措施对泥石流灾害防治的重要作用 , 为恢复流域生态系统和抑制泥石流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途径 。
研究团队积极参与甘肃省近年来发生的舟曲江顶崖滑坡、牙豁口滑坡、立节滑坡、临夏韩集镇滑坡等地质灾害应急勘察、监测、抢险和处置工作 , 将科研成果广泛用于地方防灾减灾工作中 , 提交的《关于根治永靖县黑方台地质灾害的建议》、《关于防范我省汛期舟曲重大滑坡灾害隐患的建议》、《舟曲立节滑坡应急处置》、《兰州-西宁高铁张家庄隧道变形的成因》等咨询报告与建议 , 被省部级相关机构采纳 , 有力地支撑了当地政府的相关决策 , 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治灾经费 , 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
甘肃省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成效显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甘肃省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成效显著】中心建设期间 , 先后建成了白龙江、兰州、天水、黑方台等4个示范基地 , 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 , 授权专利16件 , 培养研究生19名、其中博士研究生6名 , 召开国际学术会议3次 , 参与科普活动4次 , 获得省部奖4项 , 获批各类科研项目经费1.83亿元 , 有力提升了该省地质灾害研究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