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丨《暗夜行者》:一次完整却平庸的类型创作实践( 二 )


文艺评论丨《暗夜行者》:一次完整却平庸的类型创作实践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类型这个筐越装越满 , 却忘了经典缉毒剧以探究人性见长
在缉毒警匪类型剧的创作实践中 , 曾出现过《黑冰》《永不瞑目》《玉观音》《破冰行动》等优秀作品 , 它们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毒品的危害、正邪的缠斗、人生的挣扎 , 特别擅长“探究人性深渊” , 对人物心理逻辑的形成及其行为模式有充分交代 。我们看到:《黑冰》中的郭小鹏因青少年时期不幸的家庭际遇而堕落 , 《永不瞑目》中大学生肖童为爱牺牲追随贩毒家族 , 《玉观音》中的安心通过打入贩毒集团内部实现自我救赎 , 《破冰行动》中的林耀东被传统宗族意识捆绑而成为毒枭……以上种种人物形象都有复杂的情感动因甚至历史文化渊源 , 达成了完整的人物塑造 , 使相关电视剧熠熠生辉 。
可叹的是 , 多年以来 , 由于缉毒警匪剧叙事模式化、价值观模糊化、反面人物英雄化等原因 , 创作上一直没有突破 , 沉寂多年 。直到2014年《湄公河大案》的出现 , 中国电视剧创作逐渐开启了缉毒警匪剧的类型创作潮流 , 之后便涌现出了《谜砂》《猎毒人》《破冰行动》等作品 。这一批作品特色鲜明 , 把正邪、警匪、敌我矛盾上升为主要戏剧矛盾 , 迥异于之前作品“文学化”“私人化”的追求 。简而言之 , 缉毒警匪剧近年来已发展成渐有“类型至上”的趋势 , 即在类型创作的框架内实践 , 以配合或迎合播放平台精准分众传播的规则 。
在此背景下 , 敢越雷池者鲜有之 , 类型创作反倒成了束缚 。于是 , 作为类型创作的产物 , 《暗夜行者》的表达体现出妥协与折中的倾向 , 人物塑造没有光晕和深度 , 类型融合也浅尝辄止——所谓“做盐不咸 , 做醋不酸” 。我们看到 , 一方面剧中的英雄骆翔是睿智的、毒贩梁龙是狂躁的、警匪间的斗争手段是老套的……这一切都没有超越资深观众的期待 , 恰如其分地在类型框架里转圈圈 。另一方面 , 剧中有恐怖、悬疑、幽默、爱情、爱心、动作、时尚……破案推理与多种情感同时推进 , 呈现出“类型是个筐 , 啥都往里装”的特征 , 于是多元类型就这样融合在颠扑不破的窠臼里了 。
文艺评论丨《暗夜行者》:一次完整却平庸的类型创作实践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呼唤类型创作的升级和破局 , 赋予类型以有灵魂的表达
每一个类型 , 都有其规定性 , 这是类型之所以存在的方式 。但是 , 当这种规定性已经成为艺术表达的困境并影响作品内在灵魂构建时 , 坚守规定性其实就是故步自封 。
而《暗夜行者》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缉毒警匪剧创作困境的范本——它的类型创作实践是如此完整却又平庸 , 以至于仅看寥寥几句的剧情简介就能猜出过程和结局;它的创作用意是如此明显 , 以至于仅从男主女主演员的选择就可以看出这是打着缉毒警匪剧旗号的偶像剧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结尾处 , 女主角苏青竹画蛇添足般地倒在沙副局长枪下 , 楚楚可怜地躺在男主的怀里——她的死于剧情并非必要 , 但对偶像剧很必要 , 足以催生粉丝观众的共情 。虽然此后近五分钟的男女主爱情回顾似乎很鸡肋 , 让资深观众生厌——但这不正是年轻粉丝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嘛!因为 , 这不是缉毒警匪剧的必须 , 却是偶像剧“完成度”的一部分 。
我们没有在《暗夜行者》中看到超越以往缉毒警匪剧的可能性 , 或者制作方本也无意挑战既有的类型模式 , 所以该剧的问题是自我设限——用一个稳妥的类型模式把故事讲完 , 再用偶像演员吸引粉丝观众——这确实是一次精准的网剧传播实践 。客观而言 , 依靠粉丝群体的追星心理支撑起剧集的收视率只能是短期行为 , 它抓住了疫情期间闹剧荒这样一个特定时机 , 在缺少竞品的播放平台上斩获高收视份额 , 给平台引入流量 。虽有粉丝群体“国产剧是用来追的 , 不是用来看的”这样狂热的言论 , 然而究其实 , “追的是星 , 看的是剧” , 没有剧 , 星也就不那么亮了 。但是 , 如果电视剧的类型创作方法以此为圭臬 , 编创者不去探索更有趣味和深度的表达方式 , 那包括缉毒警匪剧在内的任何一种类型都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末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