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氢弹首爆,立科技自强
本文转自:云南网
聚焦“卡脖子”问题 , 聚力打磨更多“杀手锏” , 正待广大科技工作者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 勇于创新突破 , 攀登新的高峰 , 书写科技报国壮美新篇章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忆氢弹首爆,立科技自强】《国家记忆》视频截图 。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霍弗
55年前的今天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1967年6月17日 , 罗布泊沙漠深处 , 蘑菇云腾空而起 , 一声巨响震惊世界 。我国庄严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重回那面临着禁运、封堵的艰苦岁月 , 氢弹首爆画面至今看来依然振奋人心 。几把算尺、一块黑板 , 就是中国氢弹设计的起点 。只有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 , 且仅有5%的时长可给团队使用 。在这样的条件下 , 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 , 就实现了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 , 抢在法国前面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 。而同样的事情 , 美国用了7年3个月 , 苏联用了6年3个月 , 英国用了4年7个月 , 法国用了8年6个月 。不是上天眷顾中国 , 而是中国拥有一群在不可能中创造可能的人 。
重温氢弹首爆瞬间 , 致敬“两弹一星”元勋 , 尤需赓续精神再向前 。钱三强、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时隔55年 , 当人们每每读到这些名字 , 心胸间洋溢着自豪与骄傲 。因为有他们的一往无前、默默奉献、攻坚克难 , 我们才能对用技术壁垒扼住中华民族命运咽喉的企图 , 挺直腰杆、理直气壮地说“不” 。进入21世纪 , 我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 , 载人航天、量子通信、深海探测、嫦娥探月等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涌现 , 实现了大量“从0到1”的突破 。但科技创新发展没有休止符 , 将“卡脖子”变为“杀手锏”容不得半点松劲、歇脚 。
新时代新征程 , 实现复兴梦不靠口号靠实干 。只有与时间赛跑不断攻克“卡脖子”技术 , 方能坚定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这就意味着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卡脖子”清单作为重点突破的任务清单、自立自强的明细清单 , 用实际行动践行“两弹一星”精神 , 既着力解决燃眉之急 , 也努力消除“心腹之患” 。
科技创新不会一蹴而就 , 既需要有饱满激情和冲劲 , 也需要有甘坐冷板凳的定力和耐力 。“我们要做好自己 ,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科研工作做好 。我们每个人都做好了 , 国家科技自然就强盛了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的话 , 一语道出打磨更多“杀手锏”的关键——实干 。唯实永不过时 。每一位科技工作者把勇气和信念转化为行动 , 在每一天的钻研、攻坚中积聚成果 , 用点点滴滴的努力将赓续“两弹一星”精神具体化 , 必将汇聚成开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局面的大江大河 。
重温55年前的那一声巨响、那一束耀眼的光芒 , 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 八个大字激荡胸怀 。聚焦“卡脖子”问题 , 聚力打磨更多“杀手锏” , 正待广大科技工作者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 勇于创新突破 , 攀登新的高峰 , 书写科技报国壮美新篇章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 良心国产神作!《光明记忆:无限》主机版预告发布:通吃三大平台
- ARM中国自研处理器!忆芯科技流片高性能国产SSD主控
- 那些年,属于我们的童年回忆
- 80/90后回忆杀!《仙剑1》、《神雕侠侣》等4K修正版都来
- 数字赋能传统出版 立体化展现《重生——湘江战役失散红军记忆》
- 4500万份“读”家记忆,等你领取
- 这些童年回忆杀,20年后再上热搜,网友:看完暴露年纪了
- 中国航天日|解锁不一样的九天记忆
- 深空之眼记忆珍宝怎么选(深空之眼记忆珍宝优先级推荐)
- 微信这个功能刷屏,网友“第一圈”满屏青春“回忆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