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团队揭示电荷转移过程中核量子效应的重要作用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吴长锋
采访人员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 , 该校物理学院赵瑾教授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李新征教授合作 , 发现固体-分子界面的超快电荷转移与质子的量子动力学有很强的耦合 , 揭示了电荷转移过程中核量子效应的重要作用 。该研究结果日前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
固体与分子界面是研究太阳能转化过程的最重要的原型体系之一 , 界面的光激发载流子动力学是决定太阳能转化效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在光催化、光伏等典型的太阳能转化过程中 , 光激发在半导体材料中产生电子空穴对 , 这些激发态载流子再通过固体-分子界面转移到分子上 。在许多的固体-分子界面 , 分子之间会形成复杂的氢键网络 , 质子常常会在这样的氢键网络中转移 , 因此 , 固体-分子界面的电荷转移常常与质子的运动耦合在一起 , 在这样的过程中 , 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量子体系 , 不仅需要理解电子的动力学行为 , 还需要考虑其与质子的耦合 , 而在氢键网络中运动的质子 , 本身的核量子效应也不能忽略 , 这成为本领域内尚未解决的复杂问题 。
科研人员将第一性原理计算领域内两种前沿的计算方法-“非绝热分子动力学(NAMD)”与“路径积分分子动力学(PIMD)”相结合 , 解决了这一难题 。他们使用NAMD处理电子动力学部分 , 并用基于路径积分理论的Ring-polymer分子动力学(RPMD)方法处理核量子效应 。用这种方案 , 他们研究了甲醇/二氧化钛界面的空穴转移动力学过程 , 发现当吸附在二氧化钛表面的甲醇形成氢键网络 , 质子会在网络中频繁转移 , 这些质子的运动具有明显的量子化行为 , 而吸附的甲醇分子对激发态空穴的捕获能力由于质子的量子化运动而显著提升 , 从而提升光化学反应的效率 。
这项成果一方面揭示了分子-固体界面超快电荷转移过程中氢键网络的形成与核量子效应的重要作用 , 另一方面也为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核量子动力学与电子动力学的耦合提供了新的工具 。
【我国研究团队揭示电荷转移过程中核量子效应的重要作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 国内外算法精英聚琶洲,三个月比拼19个团队获奖
- 我国攻克大功率集散式光伏逆变成套技术难题
- 加快建设“智能工厂”“智慧矿山” 我国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再提速
- 我国制定的MA医疗器械国际通用代码登陆欧洲医疗制造市场
- 小米工程师团队对骁龙8+调校没有调好绝不发布
- 支付宝蚂蚁庄园2022年6月22日答案更新(我国海岛最多的省份是?6月22日神奇海洋答案一览)
- 我国科学家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中首次发现高压矿物
- 哈工大科研团队攻克超黑涂层常温制备技术瓶颈
- 推动我国计算机事业快速发展!甲子之年的中国计算机学会迈向“六化”
- 研究揭示叶绿体蛋白转运与质量控制的新机制